|
|
|
|
|
|
|
|
 |
圖:邱炯畫 |
據報道,江西某鄉大批農民到礦山打工,很多人患上塵肺病,返鄉后變成了“病漢子”!扒鄩雅P病床,收禾童與姑”,成為一些鄉村的悲涼寫照。由于患病男子紛紛英年早逝,很多村莊幾乎變成了“寡婦村”。
衛生部的調查顯示:我國職業病發病的主體已由國有企業職工轉為農民工。當億萬農民工走出鄉村時,他們的夢想也許很簡單:給孩子掙足學費、給家里蓋座新房、給子女辦桌喜宴……然而,他們不曾想到:當他們鉆進灰塵彌漫的礦洞時,職業病會吞噬掉他們謀生的“本錢”——身體。他們用健康代價透支的一點點金錢,遠遠無法支付治病的巨額開支。經濟貧困導致了“健康貧困”,而“健康貧困”又加劇了經濟貧困。
我國農村有大量的剩余勞動力,他們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主力軍。但是,在勞動力市場上,農民工處于絕對弱勢地位,只能被動地選擇職業。面對有毒有害的作業環境,他們除了忍受,別無辦法。由于慢性職業病潛伏期較長,而農民工的流動性很大,勞動關系不穩定,一旦發病,往往找不到責任者。很多中小企業正是鉆了這個空子,把農民工逼向了“以命博錢”的深淵。
更可怕的是,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充當了不法企業的“保護傘”,任其侵害勞動者的健康權益。一些領導認為:職業病不像安全生產事故那樣觸目驚心,不會讓人丟“官帽”;職業病防治既花錢又費力,短期內也看不到效益,不如抓經濟出“政績”。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影響下,職業病防治不僅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反而還被視為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有的地方違法審批建設項目,許多未經職業病危害評價的項目得以上馬;有的地方甚至規定,衛生人員必須經過政府批準,才能進入企業檢查職業病情況,致使職業病危害嚴重企業逍遙法外。說到底,這是對“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踐踏。試問,如果那些農民工是主管官員的親兄弟,他們還會那樣冷酷無情嗎?
一個國家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健康的勞動者。雖然中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奇跡,但是,如果沒有廣大勞動者的健康,這種奇跡是不可持續的。據估計,我國有近2億勞動者接觸各種職業病危害因素,這是一顆巨大的“隱形炸彈”。當這些勞動者發病后,無論是政府還是個人,都會背上沉重的“醫療包袱”。因此,那種忽視職業病防治的做法,既是對人力資源的“掠奪式開采”,也是對生產力的極大破壞。我國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人口大國,如果不重視職業病防治,遲早會輸掉國家的“本錢”。
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不僅是為了獲得財富,更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一個國家的財富積累,絕不能以犧牲人的健康為代價。沒有人的健康,發展沒有任何意義。因此,維護勞動者的健康權,就是維護人的尊嚴和價值。這不僅關乎一個民族的創造力,而且關乎一個國家的長遠發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