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每當夏季用電高峰之時,燃“煤”之急都是不可避免的。但今年卻不同,入夏以來,南方降雨大增促水電大顯身手——水電利用小時回升,水電企業盈利上揚,國家有關部門更以金沙江、西藏水電項目為契機,低調放開水電項目批復閘門;五大電力集團紛紛秣馬厲兵,全力搶占水力資源;阿爾斯通等水電設備生產商更是聞風而動,磨刀霍霍,聚焦中國市場巨額蛋糕。中國水利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接受《經濟參考報》專訪時表示,目前我國水電發展正面臨新機遇,各方能否抓住這個機遇決定了水電能否順利進入未來十年的發展黃金期。
南方降雨促水電大顯身手水電利用小時回升迅猛
云南電網水電日發電量最高達到2.65億千瓦時,比去年最高日發電量增加20.4%,已是今年第8次刷新歷史記錄;素有“中國小水電第一市”的浙江省麗水市,上半年累計完成小水電發電量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5.60%;湖南鳳灘水力發電廠6月份完成發電量5.22億千瓦時,上半年累計完成發電量13.82億千瓦時,6月單月發電量及上半年累計發電量均實現歷史突破,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80%、46.8%……從南方幾省傳來的類似的消息和數據還有很多。 據電力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入夏以來水電發電量大增,累計同比今年來首次轉正。6月份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雨季,來水明顯增多,水電發電量大幅增長,同比大幅上升18.5%。明顯高于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8.6%的數據。與此同時,在水電小時利用方面,我國絕大部分地區來水明顯好轉,全國水電設備利用小時環比今年5月份增加69小時,且大部分集中在水電出力不足的西北、南方、華東、華中等地區。 業內人士分析,今夏南方降水豐沛,發電量突飛猛進,水電企業盈利狀況較預期有較大提升,必將一舉扭轉年初西南旱情對水電企業帶來的不利局面,受用電量增長等多方因素影響,電價四季度或上調。
水電項目重開批復閘15%目標引領水電進入機遇期
今年7月18日,建設多年的金沙江金安橋水電站和西藏藏木水電站相繼獲得了國家發改委批文。張博庭認為,此舉打破了兩年多來國務院沒有核準常規水電的僵局,預示著我國水電新機遇的到來。 無獨有偶,近日,國家能源局又對外宣布,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已通過國家發改委的審批,并將按照有關程序上報國務院,在該規劃中,水電被列為首位,將占到2020年15%非化石能源目標的9%-10%,總裝機達到3.8億千瓦。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煤炭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表示,目前煤炭在中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占70%,要實現節能目標,必須調整能源結構,預計到2015年末,煤炭所占比重要減少5%。那么,減少的煤炭消費就需要其他形式的能源填補,按照國家能源局的規劃,水電占一次能源比重需要提高1.5個百分點,以達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11%的目標。這意味著中國能源消費和生產結構重大的變化中水電要出力甚多。 張博庭預計,根據水電建設規律,大型水電工程一般需要5到8年的建設期,中國水電產業要在未來10年增加1.5億到1.7億千瓦的裝機,“十二五”期間至少要核準開工一億千瓦以上的水電,才有可能實現上述目標,國家壓力之大由此可見。
各方踴躍投資水電兩大瓶頸尚待解決
水電項目重開批復閘,面對水電發展新的機遇,各大電力集團已伺機而動。日前,中國華電集團與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已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另據記者了解,國電集團近日召開了加快水電開發座談會,謀劃未來10年的水電產業發展規劃——即以大渡河流域開發為重點,從一條流域為主向全國大小流域輻射,堅持大中小并舉,實現2020年裝機3000萬千瓦的目標。與此同時,水電設備生產商也不甘落后,在國內水電設備市場中占有近20%份額的阿爾斯通公司中國總裁布爾布勒·克魯德告訴記者,隨著近年來對中國市場投資力度的加大和全面技術轉讓的加速,在中國的天津阿爾斯通水電設備有限公司已經成為阿爾斯通全球最大的水電設備生產基地,即將落成天津阿爾斯通水電的新廠區將進一步提高產能,且計劃75%的產能用于國內的市場。 盡管如此,我國水電開發仍然面臨著種種尷尬,有關專家表示,未來水電規模化開發必須突破庫區移民補償、生態環境保護兩大瓶頸。張博庭認為,我國環保部門沒有把碳減排作為環保指標,導致水電項目備受環保詬病,而在全球范圍內,通常是水電發展越好的國家,環保情況也越好。他說,目前國家對水電項目開閘,實際上是面臨碳減排的國際壓力。其實,已有水電設備生產企業看到了在中國發展水電需與環境兼容的特性,阿爾斯通中國總裁布爾布勒·克魯德表示,他們正在投資探索更多的環保水電技術,例如環境友好型水輪機和無油靜壓軸承,而目前其水電技術已經可以將近90%的可用能源轉換為電力,從而大大提高發電效率。 張博庭說:“現在關鍵的是要讓民眾理解發展水電本身的環保型和重要性,最近發改委能源局開辦水電知識培訓班,也是這個目的;比起環保問題,移民問題可能更棘手。”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原院長高季章表示,地方政府應探索新的移民安置政策,三峽“投資型移民”和云南“16118政策”值得借鑒;水電企業亦應有所應對。據悉,由三峽集團牽頭開發金沙江的移民管理系統正在試運行。 此外,要為水電開發鋪路,還要解決水電上網電價偏低的問題。張博庭指出,水電電價問題其實與移民、環保環環相扣,移民和環保的成本降下來,電價自然就能降下來。中國工程院院士陸佑楣則呼吁,水電創造的社會財富應合理分配,以為生態保護和移民安置提供資金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