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移民群眾最缺的是“手藝”
        2010-07-07    作者:記者 任曉剛 何偉/青海玉樹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加吉娘藏族村民拉吉和她的3個女兒。新華社記者 何偉 攝

        在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夏果灘移民社區,18歲的曲尼說,去年年底他與村里另外9名年輕人到蘇州一家電子廠打工,但由于普通話不好、勞動技術不高,只呆了半個月就都回來了。
      除了國家每年給的生活補助外,曲尼一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采挖蟲草,但父母年齡大了不能采挖,去年家里只有他一人挖蟲草,賣了不足3000塊錢。
      “移下來的人原來都是牧民,只有一項技能,那就是放牧。”移民社區主任共華尕保說。青海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恒生說,三江源生態移民不是簡單的“位移式”移民,如果生態移民沒有自我發展能力,三江源地區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將難以實現。

      生計!

      玉樹是我國著名的“蟲草之鄉”,采挖蟲草是群眾最主要的增收渠道,而地震使加吉娘社區不少村民家人或親戚亡故,在“七七”49天的祭奠期內,他們沒有心思挖蟲草,而祭奠期過后,蟲草采挖期也即將結束,不少人選擇留守在家。
      38歲的才文歐周是玉樹縣上拉秀鄉結古鎮加吉娘社區遠近聞名的“狗老板”,已做了10年的藏獒生意。地震前他花30多萬元買回來16只藏獒,地震中7只死亡、8只失蹤,現在僅剩下一只了。
      “沒有錢再做藏獒生意了。”才文歐周說,由于他眼睛不太好,挖不到蟲草,主要依靠兩個女兒去挖蟲草,來補貼家用。去年兩人挖了110根蟲草,賣了3000多塊錢。“聽說今年蟲草不太好。”他說。
      墨鏡,鴨舌帽,左耳還戴著一只銀色的耳環,16歲的嘎瑪達杰邀請記者到他家里看看:在家中3間倒塌房屋的廢墟上,他的母親讓里卓正在刨挖尚未被砸壞的財物,她刨出了挖蟲草的工具,然后小心翼翼地擦拭著。
      地震中,嘎瑪達杰的爸爸和哥哥被砸傷了,而姐姐卻永遠地走了。記者詢問他姐姐的名字,小伙子把嘴貼在記者耳朵上說:“姐姐叫桑丁俄毛。我不敢讓阿媽聽見這幾個字,她一聽到就會哭個不停。”
      因為要祭奠姐姐,嘎瑪達杰一家人49天內不能去采挖蟲草。即使挖蟲草也許只能他一個人去,因為受傷的爸爸和哥哥需要母親照顧,還有一個剛剛1歲的弟弟。“大人們都說今年蟲草不好,我一個小孩沒有把握能挖多少蟲草。”他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移民群眾每年經濟收入的60%以上都依靠采挖蟲草。由于入冬以來持續干旱,今年蟲草產量可能要大大低于正常年份。
      “由于近年來蟲草越來越難挖了,而且價格跌了不少,我們村的經濟狀況從2007年就開始走下坡路。去年我們村牧民年人均純收入只有1165元。”加吉娘村村黨支部書記土丁朋措說。

      “唯一的技能就是放牧”

      雜多縣夏果灘移民社區,位于地震重災區玉樹州結古鎮220公里外,是青海省三江源地區一個普通的生態移民安置點,這里受到地震的影響較小。
      “自從2007年搬遷以來,全社區237戶、2300多名藏族牧民的住房、醫療以及子女就學等條件都得到很大改善。”55歲的移民社區主任共華尕保說,目前,全社區18歲以上、45歲以下的剩余勞動力有近600名,除了每年一個多月的蟲草采挖期外,其他時間都在家閑著。
      共華尕保告訴記者,為扶持發展后續產業,當地政府投入部分資金在社區主干道旁修建了60間鋪面,但目前還沒有一戶移民經營店鋪,主要是沒有啟動資金,也缺乏技能。
      “移下來的人原來都是牧民,只有一項技能,那就是放牧。”共華尕保說,有十幾戶牧民回到了草原替沒有移下來的人放牧,一個月收入200多元。

      一門手藝與一項產業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三江源移民群眾勞動技能不高。為了提高勞動技能,發展后續產業,去年政府部門對夏果灘移民社區的40名村民,進行了汽車駕駛、唐卡繪畫、黑陶制作和藏毯編織等方面培訓。
      共華尕保說,由于培訓資金投入不足,培訓時間只有半個月,而且只能從雜多縣請來教師,師資水平不高,效果不理想,眼下全村只有2個人開車,其他人并未從事與培訓內容相關的工作。
      位于地震重災區的玉樹縣加吉娘移民社區,也存在同樣的問題。自2004年以來,這個社區已有500多人參加了政府組織的技能培訓,眼下從事與培訓項目相關工作的不足20人。2006年,當地政府和一家國有企業投資104萬元在加吉娘社區建成一家藏毯廠,并對146名牧民進行藏毯編織培訓,希望搬遷牧民掌握一門手藝,并打造一項產業。
      然而僅僅過了6個月,藏毯廠就倒閉了。村長旦扎告訴記者,由于技能培訓不到位,6個多月也沒能織出一條成品藏毯,最后管理、技術人員就都撤走了。
      地震前記者在該村采訪看到,藏毯廠偌大的院落里長滿了荒草,30間廢棄的車間里空無一人,透過窗戶玻璃,可見車間內擺放的一排排編織機依稀如新。而地震后3排車間都成為危房,一些生產設備也遭到損失。

      培訓經費!

      去年曲麻萊縣培訓經費僅有5.2萬元,而且培訓項目較為單一,涉及工種少,主要是藏毯編織、瑪尼石雕刻、摩托車修理等。玉樹州曲麻萊縣縣委書記仁青才仁說,要解決生態移民后續產業問題,必須要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工程,要把職業技能培訓放在首位。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恒生說,三江源生態移民不是簡單的“位移式”移民,他們搬遷后生存區域發生了很大改變,生產生活方式也產生了根本變化,如果生態移民沒有自我發展能力,三江源地區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將難以實現。所以,移民群眾的培訓工作至關重要。
      玉樹州三江源辦公室主任明嘉說,目前生態移民人均培訓經費為800元,標準太低了,技能培訓無法長期堅持。比如說培訓一名駕駛員至少需要3000元才能拿到《駕駛證》,而800元的標準是遠遠不夠的。
      在未來三年的災后重建階段,部分干部和專家建議,應當充分利用災后重建中的扶持政策和條件,舍得花錢搞教育和培訓,使搬遷牧民勞動素質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對移民群眾進行生產技能培訓的同時,還應當進行生活技能培訓,比如子女教育、就醫和理財等等,只有這樣才能促使生態移民更好更快地融入城鎮生活;可通過有組織的勞務輸出、轉移就業等形式,達到培訓與增收“雙贏”的目標,同時重視教育與培訓的長期性和累積性。

      相關稿件
    · 老百姓大藥房100萬元藥品捐贈玉樹災區 2010-04-23
    · 一行三會力促玉樹災區恢復金融服務 2010-04-22
    · 吉利萬名員工為玉樹災區捐款2200萬元 2010-04-22
    · 燭光點點 祝福玉樹 2010-04-21
    · 玉樹不倒 2010-04-19
     
    1000部羞羞禁止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最近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欧美性色一级在线观看
    <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 国产亚洲一路线二路线高质量 |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男女猛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87福利电影网| 适合男士深夜看的小说软件| 欧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2021国产精品久久| 男人桶女人视频不要下载| 日韩在线a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日产久久高清欧美一区|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看无下截| 日韩欧美亚洲精品|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制服欧美自拍另类| 激情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777777人人人视频| 日韩精品极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中文字幕巨大乳在线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无卡免费|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 狠狠色综合TV久久久久久| 国产综合第一页| 五月天婷婷亚洲| 色妞妞www精品视频| 日本精品a在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99国产视频| 男女边吃奶边做爽动态爽|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