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管理層出臺了據說是“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房地產政策”,現在政策推出已經將近一個半月,看看房地產的價格,并未出現大幅松動,交易量大幅衰竭其實是剛性需求暫時壓抑一下購房的熱情,希望能以更低的價格入市,而在看似冷清的交易量下,實則又在涌動著房地產漲價的暗流! 為什么如此“嚴厲”的房地產政策仍然沒有快速使房價出現下滑呢?筆者認為4月出臺的房地產政策并沒有命中要害,所以房地產商繼續有恃無恐,堅持不降價和政府對抗,是因為他們看透了這個政策的軟肋! 這個政策筆者認為仍然難以使房地產價格下跌,原因何在呢? 首先是大的環境,非常寬裕的貨幣流動性引發了對于未來通貨膨脹的預期,對抗通脹的有效武器目前在國內只有房地產是最佳手段,這是房地產商不降價最大的底氣。 其次是這次的政策是對著消費者來的,提高消費者的購買門檻來抑制房價,只能是權益之計,大不了購房者再多存些資金購買,也就是說哄抬房價的沒有治理,卻把消費者給治理了,也凸顯了政策制定者的欺軟怕硬,這個硬就是房地產開發商,政府拍賣土地他們是財主,咋能得罪這個大消費者呢? 最后就是政策的制定互相內耗,各自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考慮問題,銀行考慮的是如何在回避風險的背景下更多的掏老百姓的錢袋,于是提高首付,抬高利率發自內心是高興的;房地產商看準政策的自相矛盾,繼續延長獲得暴利的時間;管理層不能改變拍賣地產的依賴性收入模式,出臺的政策也是走形式;高層決策者又擔心政策過于嚴厲是否會拖慢經濟增長的步伐,而投鼠忌器,在這場游戲中,最終犧牲的還是購房者的利益! 面對這個困局,筆者從廣大未購房者的利益出發,站在防止中國未來金融危機爆發的可能上,以一個金融從業者的良知,建議管理層出臺對房地產真正治本的政策!以徹底消除中國樓市的剛性泡沫!對于經濟的恢復,高層對我們的經濟增長要有信心央行要做的是立即加息,收縮流動性,才能使房地產商破除幻想!降低通貨膨脹的預期,這是房價下跌的根本!從房地產保有環節征稅,不論是房地產稅,還是空置稅,或是特別消費稅,只要把超過自住范圍的,比如說從第三或第四套房子就開始征稅,征收的稅負用于社會保障房的建設。如此大量囤積在流通環節的房子就會消失,涌出的房源立即會造成房價的下挫,調控的目標順利實現! 展望未來,一旦潛在購房者看到房地產價格跌不下來,再度失望的加入購房大軍,炒家再度入市,地產價格的再度上漲,將對政府的公信力,包括未來的中國經濟都將構成巨大的傷害,社會財富加速流向房地產業,進一步加大貧富懸殊,社會穩定性也將受到影響,股市作為提前反應的風向標,有的只能是大幅而又失去理智的暴漲暴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