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0-04-30 作者:記者 劉錚/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了今年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在經濟企穩回升勢頭進一步鞏固的當前,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有著特殊的意義。 雖然“保八”取得了成功,但我國經濟運行中的諸多深層次矛盾和突出問題依然存在,如社會投資意愿不強、居民消費后勁不足、資源價格尚未理順、城鄉二元分割等,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改革不到位、體制不完善。在經濟增速等短期問題基本解決之后,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方式等長遠問題更加值得關注。 “深入推進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奪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全面勝利的根本途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彭森一語中的。 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深化國有企業和壟斷性行業改革——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的今年重點改革任務中,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被放在相當突出的位置。 應當看到,“保八”相當大程度上是依靠政府投資的刺激。這一方面說明一攬子計劃見到明顯成效,但另一方面也說明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還不強。經濟的持久發展,不可能長期依賴政府不斷擴大投資,而要靠民間投資的活躍。 而當前制約民間投資的是投資管理體制和壟斷。雖然現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向民間投資開放,但民間投資真想進入卻往往遇見“玻璃門”和“彈簧門”。特別是一些利潤率較高的壟斷性行業,民間投資仍無法進入。龐大的民間投資,一旦真正啟動,將會極大地增強經濟的活力,強力拉動經濟的增長。 對此,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消除制約民間投資的制度性障礙。國有資本要切實把投資重點放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推進電力、鐵路、鹽業管理體制和郵政主業改革。 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這是從體制機制上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有效的價格杠桿和良好的外部環境。 眾所周知,我國資源性產品價格長期扭曲,不能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和環境治理的成本。雖然資源價格改革已經進行了一段時期,但仍未到位,某種意義上說這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仍在快速發展的溫床。 在我國的財稅體制中,各級政府的財權和事權并不對應,現行資源稅的征收也不盡合理。這使得一些地方為了擴大財政收入,大力發展重化工業,這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仍快速發展的地方動力。 根據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今年將深化水、電、燃油、天然氣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將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健全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出臺資源稅改革方案。 此外,今年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還包括協調推進城鄉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等,這些都是力求從體制機制上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拓展空間、增強動力。 改革當然不會在一年的時間里“畢其功于一役”。但只有找準方向、不斷推進改革,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問題,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才能不斷增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