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0-04-23 作者:記者 陳春園 來源:經濟參考網 |
|
|
2010年初,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力爭九江彭澤核電項目一期工程年內開工建設。這一投資額達600多億元的項目,將成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沿岸崛起的新能源產業“小巨人”。近年來,在江西各種優惠政策的鼓勵下,太陽能光伏、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清潔產業紛紛落戶鄱陽湖沿岸縣市,環湖地區正在成為中國新能源產業的投資熱土。 江西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研究員顧世祥說:“江西是一次性能源資源非常貧乏的省份,鄱陽湖沿岸也是江西最為貧困的地區之一。發展清潔高效的新能源產業,既可以突破江西能源瓶頸,又可以保護一汪清水,而且能夠快速帶動沿岸地區經濟發展,可謂一舉三得,符合江西省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戰略要求,沿岸各縣市對新能源產業情有獨衷。”
以江西九江市為例,在鄱陽湖沿岸10多個環湖縣市中,九江市轄區內占了9個。九江市長曾慶紅說:“未來5年,九江市戰略特色是發展新能源,這里將成為中國中部地區一個綜合新能源基地,這一基地包括800萬裝機容量的核電、300萬千瓦的火電,以及太陽能光伏、風電、生物質能發電。”
根據發展規劃,5年后,九江將同時擁有火、水、風、核、太陽能、空力和生物質發電,年發電量將超過目前江西年發電量的總和。
江西風能資源主要集中于環鄱陽湖區域,根據全省新能源發展規劃,江西未來幾年共規劃了15個風電場,其中環湖地區的九江就占了12個。
2009年12月13日,江西首個風電項目——九江都昌磯山湖風電場日發電量達62.37萬千瓦時,創下風電場投產以來日發電量最高紀錄。這是鄱陽湖畔首個開工建設的風電項目,于2008年11月30日全部機組并網發電。2010年3月9日,中電投又與都昌簽訂了老爺廟風電場開工協議,這是目前江西省最大風電項目,計劃投資5億元,建設安裝33臺1500KW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4.95萬KW。工程將于今年9月份開工,2011年竣工投產。 鄱陽湖周邊還有豐富的生物質能資源。位于湖畔的上饒市鄱陽縣利用這一優勢,引進武漢凱迪能源開發公司,投資2.5億元建設了江西第一家生物質能電廠。電廠利用谷殼、刨花、秸稈等農林廢棄物為燃料,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林廢棄物處理難的問題。2009年底,鄱陽凱迪生物質能電廠正式點火投產,年發電量為1.44億千瓦時,每年可以為當地農民創造經濟收入5000萬元左右。
位于鄱陽湖沿岸的南昌市,也不甘示弱,積極搶灘新能源市場,光伏產業發展迅猛。2009年11月16日,全球首條雙線雙結大面積硅基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在南昌高新區宣布竣工試產,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美元。目前,總投資680億元的南昌光伏產業園各項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這一產業園將被打造成太陽能硅片、太陽能電池、太陽能導電玻璃和太陽能電池延伸產業四大基地。
除光伏產業以外,南昌市還著力做大做LED產業,到2011年,這兩大產業的年銷售收入都將達到1000億元,成為南昌市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
鄱陽湖是目前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是長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態功能區。保護鄱陽湖對保護長江水質安全、濕地安全有重要作用。因此,江西省在目前著手開始的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過程中,對環湖地區進行了一系列綠色產業規劃,其中主要包括新能源產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