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物聯網的發展與互聯網最初階段相似,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甚至可以達到萬億級市場規模。目前,我國物聯網已開始在公共部門試用,大規模商用也許并不遙遠。對此,專家認為,我國應盡快確立物聯網國家戰略,在規劃發展的同時謹防出現企業“浮躁癥”。
新機遇引發興奮 企業掀物聯網浪潮
2009年“物聯網”新機遇一出現,就引發了國內業界的興奮,立即成了熱門詞匯,不僅相關會議大大增多,不少企業也把它定為未來主攻方向。物聯網作為新興產業首先在江蘇掀起熱潮,此外上海、重慶、天津、廣東等地也都高調宣布要大力發展物聯網產業。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當許多企業愁眉苦臉之際,位于無錫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美新半導體(無錫)有限公司卻是一片朝氣蓬勃的景象。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趙陽向記者描述了當前正在進行的一項項海外收購案,讓人們看到物聯網企業的美好前景! 趙陽曾長期在美國模擬器件公司從事電子前沿產品的研發設計,擁有26項與該產品器件的電路設計、制造工藝密切相關的美國專利。他認為傳感器技術作為物聯網關鍵、核心技術有廣闊應用前景。其電子微機電、微加工集成技術目前居全球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產品全部出口,年均增長達240%,2007年達1.2億元。2007年12月,美新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為無錫物聯網產業的一個成功代表。 沒有隆隆機器聲,昆山南粵敏通光電公司開發生產的光纖壓力傳感器,8萬元一個傳感器,是單價。總經理劉志麟說,他們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周莊傳感器產業園中的50多家企業中的一員,主要從事光纖傳感器的研發生產,依托與中科院西安光機所、交通部科學院組建的聯合實驗室,擁有從傳感器件到測量系統和集成成套設備的研制能力。目前企業承擔了全軍總后重點攻關課題和交通部西部交通的重點課題攻關任務。作為生產傳感器的專業企業,他們明年的產值就可達到2億元,前景十分光明。 國內調研機構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物聯網傳感器中的射頻產業2009年的市場規模可能達50億元,由此催生的電信、信息存儲處理、IT解決方案等市場潛力驚人。面對如此巨大的“蛋糕”,沒有企業甘心成為旁觀者。
我國仍處概念階段 企業進入需防“浮躁”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當前國內物聯網產業發展仍處概念階段,大家各自為政,各自做一套,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解決方案,相互之間都不買對方的賬,事實上,產業的發展需要彼此協同合作,建立合作共贏模式。 “現狀表明,物聯網的發展已產生嚴重的功利化傾向!敝袊苿訜o錫公司總經理劉京奎認為,目前,物聯網在我國轟轟烈烈地發展,相關方面的重視是好事,但要有長遠戰略眼光,不能急功近利,一哄而上。沒有基礎的企業一定要謹慎進入,更不要跟風,要防止出現“浮躁癥”。 昆山雙橋測控傳感器公司董事長王文襄提出,可以讓企業隨便進入,讓市場淘汰,但沒有門檻會造成一哄而上,盲目跟風,產能過剩,勞民傷財。 “物聯網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無論在哪個國家,物聯網都還沒有出現清晰的商業化應用及贏利模式,當前的應用基本要靠政府推動和投入!睆偷┐髮W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鄭立榮教授認為,政府的推動力量是我國的一大優勢,讓物聯網產業擁有難得的發展機遇,但另一方面,政府先要制定符合國家利益、也適合物聯網發展規律的戰略。 “要加快物聯網的推進,還必須建立一個多方共贏的商業模式,即讓物聯網真正成為一種商業的驅動力,而不是行政的強制力”。蘇少林說:“要讓所有參與物聯網建設的環節和企業都從中受益,獲得相應的商業回報!薄 專家們認為,物聯網建設不能為利益一哄而上,沒錢賺一哄而下,政府一定要吸取當年互聯網的教訓,根據需要和輕重緩急來進行規劃部署,一方面要高屋建瓴積極促進,另一方面要保持平和的心態,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