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汽車召回門事件至今還在紛紛揚揚“鬧著”。作為最早發起討伐豐田的美國,至今仍然不依不饒。美國政府在為美國豐田車主討回公道、爭取賠償的同時,把豐田掌門人豐田章男“請到”美國出席豐田車聽證會,聽證會上美國議員、政府官員可謂橫眉冷對千夫指,使得豐田章男一個大男人淚灑聽證會場和電視熒光屏中。這使得豐田對美國車主的賠償、維修以及賠禮道歉超過了任何其他國家的豐田車主。同是購買豐田車,美國車主在召回門事件中的待遇高于其他國家。 然而,美國政府對于豐田車召回門事件仍然不滿足于現狀,還在窮追不舍,開出了美國政府迄今對汽車公司做出的最大金額民事處罰———1637.4萬美元的罰款。分析得知,美國高額罰金有根有據:一是有證據表明豐田公司沒有履行其法律責任;二是長達數月故意隱瞞事實,沒有采取措施保護數百萬駕車者和他們的家庭;三是對其處以“極刑”罰款有法律依據;四是仍然不放過,不是高額罰款了之,還要繼續跟蹤、密切關注豐田公司是否還有其他違法行為。 我們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從豐田車問題爆發后,美國政府在召回門事件中一直扮演主要角色。雖然有輿論認為,經過此番金融危機后,美國是故意造勢企圖打壓豐田車,扶持本國汽車業發展。但是,美國傾國家之力對抗強大的豐田,保護國內消費者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這就啟示中國,在全球化越來越深入,在世界經濟融合越來越緊密,在商品不分國界流通越來越快的情況下,一個國家涉及其他國家產品將會越來越多,問題也將會與日俱增,越來越會成為常態。在涉及跨國產品問題糾紛時,本國客戶單打獨斗與強大的跨國企業對壘的力量對比明顯不成比例。這就需要國家要強勢維護本國客戶利益,凈化本國市場環境。多少年來,由于日本與中國毗鄰,日本產品從上個世紀80年初開始大舉進入中國,特別是汽車、電子產品。而近年來,日本產品的問題越來越多,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不斷增加,但是,中國消費者真正能夠維權成功的案例卻非常罕見。包括這次豐田汽車召回門事件,如果不是美國在全球把此事鬧大,中國維權結果可能不容樂觀。 因此,中國在對待舶來品時,要與國內產品同等對待,特別是出現問題時,政府要強勢維護國內消費者利益。這首先要從立法開始,法律先行就會有法可依。其次,涉及海外產品要傾國家之力、政府之力,依法維護國內消費者利益。例如:面對國際化的強大豐田公司,僅僅依靠國內消費者維權,根本無法撼動豐田,必須由政府出面與其交涉,為消費者討回公道、爭取賠償、快速修復車輛問題。現在豐田在中國召回僅僅幾十萬輛,款型也只有RAV4,但是,真正需要召回的可能不止這些數量車型,例如凱美瑞等至今無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