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社發(李忠
攝) |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不少企業被迫降薪,甚至裁員,以求縮減開支、勉強過冬。而我國網游行業的發展勢頭依舊強勁、全線飄紅,2008年實際銷售收入達18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6.6%。
關鍵詞:自主創新、真空地帶
“沒有自主研發就沒有產品靈魂,如果找不到這塊‘奶酪’,公司很可能做不下去。”深圳市中青寶網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賈森說,近年來,很多網游企業都實現了從代理國外游戲為主到以自主創新為主的轉變。 以賈森所在的公司為例,公司推出的國內首款愛國主義網游《抗戰》已開始收費運營,成功打了一張中國文化元素牌。 “《抗戰》這款游戲的玩家多是中年人,但他們消費能力也比較高,這就是公司的生存之道。”賈森表示,作為一家主推戰國歷史題材和愛國教育題材的網游公司,看到了市場“真空帶”就看到了盈利來源,差異化路線讓公司2008年實現凈利潤5000萬元,同比增長225%。 《夢幻西游》《征途》《天龍八部》《誅仙》《傳奇世界》……在網民選出的排名前十位最受歡迎網絡游戲中,自主研發的網游占了6席,中國網絡游戲原創力量正在穩步發展。
關鍵詞:走出國門、國際競爭 當人們還在熱議第九城市輸給網易,失去世界頂級游戲《魔獸世界》的代理權、失去曾給它帶來數億美元利潤的核心產品時,人們更應該看到:中國原創網絡游戲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一批積極搶灘海外市場的網絡游戲海外軍團已換回了真金白銀。 北京完美時空公司成功將5款游戲輸出日本和歐美地區,年收益近3000萬美元,并在美國設立全資子公司從事國產網游運營;上海盛大公司通過收購和注資等方式進入韓國市場;騰訊公司投資750萬美元收購印度MIH公司;金山等公司開發的網絡游戲已占據越南絕大部分網游市場;在中東,中華網游戲集團也成功運營;在美國,網龍公司聯手迪斯尼公司,共同開拓全球市場。類似的例子,不一而足。 不僅如此,很多網絡游戲企業紛紛表示,正在以塑造品牌為主導,積極探索版權貿易、品牌授權、文化出口等網絡游戲產業鏈上的其他營利模式。另外,游戲中的賽車模型、游戲情節改編的數字電影、專利注冊游戲人物的武器道具……這些游戲衍生品都成了海外市場的“香餑餑”。 據悉,在實體產業出口普遍吃緊的情勢下,2008年一年中國共有15家網絡游戲公司的33款自主研發的網絡游戲進入北美、歐洲、日韓、東南亞等40多個國家,年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
關鍵詞:增勢不減、市場巨大
“在中國,每年新增網民超過5000萬,如果其中有一半人能試玩一次網絡游戲,這塊蛋糕就太大了,”深圳騰訊公司參展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一款游戲每月有1萬人在線,按每人每月平均消費200元計算,一個月就能拉動200萬元的消費。 難怪商界怪才史玉柱說,還沒有發現比網絡游戲更賺錢的行業了。記錄顯示,巨人網絡旗下的游戲《征途》同時在線最高人數超過200萬,其他主要網絡游戲公司的記錄也不遜于此。 再從一年一度在上海舉辦的全國最大的網絡游戲及娛樂大展China Joy(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產品及技術應用展覽會)的火暴場面來看,如今的網絡游戲出版產業不再是“賠錢賺吆喝”的買賣,而成為收入規模遠遠超過傳統三大娛樂內容產業——電影票房、電視娛樂節目和音像制品發行收入的新軍。 專家認為,網絡游戲定位于大眾化娛樂,收費低廉,內容豐富,有利于緩解人們因工作學習緊張或經濟不景氣造成的心理壓力。另外,我國主要網絡游戲企業多是上市公司或擬上市公司,現金流充足,從財務報表和服務器端數來看,全國主要網絡游戲企業增長態勢未減。艾瑞咨詢也認為,未來幾年,網游行業仍將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在2012年前,網游業每年的增長率將保持在20%以上,到2012年,網游產業的收入將達到686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