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騰中重工宣布,決定終止已簽署的收購悍馬的最終協議。通用公司也隨即宣布悍馬出售交易失敗,該公司將逐步關閉對悍馬的運營。此消息經各大網站轉載后成了網絡熱點話題。許多網民認為,騰中收購悍馬只是一場炒作,失敗是意料之中的結局。
部分網民認為“騰中收購悍馬是場炒作”
有網民稱,騰中收購悍馬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通過媒體炒作增加曝光率,提高企業知名度。署名李志起的博客文章指出,“買馬案”似乎到此塵埃落定。誰是最后的贏家?如果要說有,可能就是這個懷揣著要吃抹香鯨夢想的“小蝦米”了。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整個地球都知道了東方大國的西部,有一個如此財大氣粗的“小蝦米”。如果外星人存在的話,想必也要為之側目。 署名趙民的博客文章指出,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審視,這場收購,從登場到謝幕,就是四川騰中一次精彩紛呈的品牌營銷活動。在2009年6月傳出騰中計劃收購悍馬的消息之前,四川騰中這個民營企業在國內尚且名不見經傳;而現在,四川騰中即便還沒有家喻戶曉,也有了很高的知名度。期間媒體對它鋪天蓋地的新聞報道,都成了免費的廣告。而且報道一登場,就占據了新聞制高點——民企收購著名外企品牌。所以,“2010年中國品牌營銷獎”,應授予四川騰中。 還有網民認為,悍馬出售失敗對通用公司也是一種“解脫”。通用趁此宣布關閉悍馬生產業務,馬上獲得美國環保人士的歡迎,樹立了正面形象。也有網民認為,經過近1年的談判鋪墊,通用公司也可向悍馬員工有個交待,表明自己已經盡力在拯救悍馬。隨后的關閉程序,阻力應該比較小。同時,悍馬品牌和技術仍可出售給其他企業,不會因不能出售給騰中而遭受損失。
收購失敗未必是壞事
有網民認為,騰中沒有生產過汽車,更沒有運作國際品牌的能力,即使收購成功,騰中能否經營好悍馬也值得懷疑。 新華網網民鄭值認為,作為一家從未涉足乘用車生產的企業,騰中重工收購悍馬后是否有能力完成產業鏈整合值得懷疑;對收購完成后復雜的勞資問題以及巨額運營成本是否有應對之策,也令人擔心。 有網民稱,騰中收購悍馬失敗后,通用表示逐步關閉悍馬運營,更印證了悍馬活力不足。即使騰中成功接手,隨著消費者節約意識的提高,政府節能減排力度的加大,以及未來油價的不確定性,這種“洋馬”也不好“養”。 而署名錢皮的博客文章更是指出,通用在收購失敗后急忙宣布關閉悍馬,只能讓人覺得原本執意把悍馬賣給騰中或許就不是一個什么陽謀。
網民話得失
署名趙民的博客文章指出,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的新聞報道相信今后我們還將看到很多,但像四川騰中收購悍馬這樣的新聞,可能再難以得見。其一,是騰中留下的很多收購教訓,其二,是騰中留下的品牌營銷經驗,要在這兩方面都再次達到騰中案例的高度和精彩度十分不易。 但也有網民認為,企業通過不誠信而蓄意炒作者即使收獲了一時的“知名度”,也終將為此付出代價。企業如不腳踏實地從企業自身建設抓起,提高產品質量,樹立誠信品牌形象,僅靠炒作吸引市場眼球,得到的只是失敗的結局。 署名馬光遠的博客文章則指出,在海外并購中,中國汽車業不要去購買美國落后產能,而要在其前沿領域吸收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手段。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剛起步,起點差不多,這才是中國汽車業應該努力的方向。 還有網民建議,國家可對汽車企業明確海外收購細則,在融資結構、收購后的運營方式、與外國企業工會公共關系處理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避免盲目性,減少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