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0-02-03 作者:記者 白田田/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受周一倫敦期銅小幅反彈的提振,2月2日滬銅小幅高開,但盤中震蕩回落,其中主力1005合約全天收于54300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70元/噸。 經歷了此前一周的大幅下跌后,受歐美制造業數據好于預期的影響,倫敦期銅在周一迎來了五個交易日以來的首次收價上漲。不過企穩回升的勢頭并未能顯現,倫敦期銅緊接著在周二又下跌了約1%。 先融期貨公司王宏川認為,倫銅下跌終結的時間窗并沒有打開,反彈后仍會看到下一波的下行,預計會向6500美元發起攻擊。 現貨方面,周二上海市場銅價有所回升,成交均價小漲950元至54850元/噸,平均貼水25元/噸,從前一交易日的升水回落50元/噸。供應商出貨意愿增加,但下游接貨并不積極,市場成交一般。 有分析人士指出,銅價在去年的上漲行情中將其金融屬性發揮得淋漓盡致。但新年伊始,即在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壓迫”下展開大幅回調,顯現出其回歸商品屬性的態勢。在全球流動性可能不斷收緊的過程中,銅的金融屬性將繼續弱化。 不過從銅市目前的表現來看,金融屬性依舊是主導銅價的最主要因素。國聯期貨殷松玉認為,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未來的貨幣政策變化趨勢已經倒向緊縮和升息,雖然全球經濟復蘇對期銅起到支撐作用,但退出政策引起的流動性收縮短期內將直接對期銅起到利空作用。 國外也有媒體分析稱,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中國周一公布了強勁的采購經理人指數,對中國將收緊貨幣政策的擔憂增強,加上澳洲央行周二宣布維持指標利率不變,這是導致倫敦期銅周二下跌的主要原因。 在金融屬性與商品屬性的“較量”中,雖然屬于后者的庫存因素對銅價的影響減弱,但仍然需要給予關注。殷松玉指出,近1月以來,期銅庫存與價格的關系有所正常化,最近一個月其相關系數為-0.71,即呈現良好的負相關關系。 廣晟期貨指出,全球三大銅交易所庫存總量為2004年以來最高,而且目前仍然在持續增加,顯示出銅現貨需求仍然疲弱,將對銅價形成壓力。 此外,有分析人士強調,2009年年底我國銅隱性庫存估計達到160萬噸,在當前加息預期升溫、銀行信貸有所收緊、銅價出現大幅調整跡象時期,這部分隱性庫存主動出貨或到期交割的欲望將開始變得強烈,將對銅價帶來嚴峻考驗。 對于未來銅價的走向,上海中期方俊峰認為,今年控制通脹將成為各大央行的一個重要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銅價難以大幅單邊上漲,未來底部抬高、寬幅震蕩必將成為銅價波動的主基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