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0-01-22 作者:記者 葛如江 馬姝瑞/合肥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國務院近日正式批復《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作為首個獲批復的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是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又一重大舉措,對于探索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新途徑和新模式,深入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具有重要意義。 《規劃》明確將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定位為合作發展的先行區、科學發展的試驗區、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增長極、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服務業基地。規劃期為2009年-2015年,重大問題展望到2020年。到2015年,示范區地區生產總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實現與長三角分工合作、優勢互補、一體化發展,成為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帶。 據統計,2005年-2008年,皖江城市帶實際利用外資額年均增速已達到43%,分別比全國、長三角、中部地區平均增速高27.8、25.4和15.4個百分點。同期,皖江九市利用省外境內資金年均增長達65%,2008年達到了2163.9億元,其中來自長三角的資金占55%,皖江城市帶已成為與長三角聯系最為密切、承接產業轉移較多的區域之一。 根據《規劃》,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將依托現有的產業基礎,繼續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在空間布局上以沿長江一線為發展軸,以合肥和蕪湖兩市為“雙核”,以滁州和宣城兩市為“雙翼”,構筑“一軸雙核兩翼”產業分布的新格局。《規劃》還提出,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還將加快技術創新升級,強化技術創新要素支撐,構建企業主體、市場導向、政府推動、產學研結合的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促進產業承接與自主創新相融合。
皖江城市帶包括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區和舒城縣,人口3058萬人,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5818億元,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高,消費潛力巨大,在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皖江城市帶加工產品的50%以上為長三角配套,汽車、家電等產業所需零部件70%左右來自長三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