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之前,我們這幾個村的債務高達300多萬元,合并后我們很快就把債務還清了,現在是無債一身輕。”山東省莒南縣相溝鄉一位干部說。 據了解,山東省莒南縣相溝鄉在實行村莊合并、擴大村莊規模的基礎上,探索大村莊制農村社區發展模式,加快傳統農村向新型社區的轉變。 過去,莒南縣相溝鄉村莊規模相對較小,原54個建制村中人口過千的僅有4個。各村之間地域相近,民風相同,但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平衡,強村與弱村差距非常明顯,其中有些村還因為發展不均衡問題數次發生爭執,甚至械斗。 為實現統籌發展,近年來,相溝鄉進行了大村莊制改革。目前,相溝鄉共有建制村13個,農村社區10個,相溝鄉4.2萬人口中,社區覆蓋人口達3.2萬人,占相溝鄉人口總數的76%。 大村莊制改革,改變的不僅是村莊的規模和名稱,更是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原建制村分配的承包地之外的全部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合并后的社區統籌管理和使用,“合”出了人力和土地資源。 同時,相溝鄉農村社區成立后,原建制村資產全部由社區集中管理、使用。三義、相溝街等社區將原建制村辦公場所分別采取租賃、拍賣等方式進行開發,使閑置資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大王莊社區對原來6個村的辦公室進行了拍賣,將拍賣收入22萬元用在建設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上。 大村莊制給莒南縣帶來了很多變化,其中之一便是有效化解了農村債務。據了解,相溝鄉一方面清收債權資金,一方面盤活資產資源,對合并前原建制村的集體積累及債權全部收歸社區管理,由社區“兩委”統一支配使用,通過清收債權,社區收回現金近100萬元。
另外,相溝鄉對原建制村遺留下的債務,根據原建制村負債和新社區集體收入情況,由合并后的社區承擔。其中,原建制村集體借村民的款項優先償還;對大宗金融貸款,根據村經濟狀況及當時政策情況,逐年償還,或根據新政策逐步化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