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11-25 作者:記者 熊永傳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福建省晉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企業上市工作,針對企業改制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依托領導小組聯席會議、“一企一議”等工作機制專題研究、逐項解決,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目前已成功培養了18家上市公司,促使晉江財稅收入連年穩步增長。 世界金融危機爆發一周年之際,記者走訪了中國民營經濟重鎮之一的晉江市,在這里感受不到金融危機下的絲絲寒意,倒可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初現雛形的“晉江板塊”的實力和魅力。 晉江市經濟發展局局長、晉江市上市辦主任陳詩從介紹,近年來,晉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晉江企業上市工作,市政府成立由市長擔任組長的上市工作領導小組,核定專門人員編制并撥付專項經費設立“上市辦”,專職負責企業改制上市的指導、協調、服務等日常工作。同時,聘請業界領導、專家成立晉江企業上市專家顧問組,正籌劃成立企業上市專業服務團,擬定期開展對接服務活動。針對企業改制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依托領導小組聯席會議、“一企一議”等工作機制專題研究、逐項解決,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還有就是力度空前的推出幫扶機制,為晉江企業上市掃清發展障礙。先后出臺和調整了《關于進一步推進企業改制上市工作的意見》及其實施細則,扶持范圍包括政獎勵、新增納稅補助、稅費減免、項目落地以及人才引進等方面,扶持時間從企業實施股改直至掛牌上市后的三年內,迄今已為企業兌現財政獎勵金共計4000多萬元。 據了解,晉江目前已成功培養了18家上市公司,其中在境內A股上市4家,分別是鳳竹紡織、七匹狼、潯興股份、梅花傘;在香港上市公司4家,分別是恒安國際、安踏體育、361度、利郎男裝;在新加坡上市6家,分別是中國休閑食品、福聯面料、福興集團、中體國際、鱷萊特運動和泰山科技;在馬來西亞上市2家,是星泉鞋業、華運控股;在韓國上市的是聯合科技;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是喜得龍體育。這些公司涉及紡織服裝、制鞋業、食品、傘業等傳統優勢產業,通過資本市場IPO募集資金近120億元,證券市場總市值折合人民幣1000多億元。 說到晉江企業上市的情況,晉江市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市上市辦副主任劉向陽興奮地對記者說:“晉江企業上市形勢喜人,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首先,上市后備企業踴躍跟進。我市企業改制上市的效果顯著,激發了大批企業紛紛跟進。上市后備企業由最初的40家滾動增加至現在的60家,行業從紡織服裝、制鞋業等傳統產業延伸至電子、機械等新興行業。其次,財富源泉充分涌現。企業通過上市,實現資產證券化,誕生了一批本土富豪,有的身價已達80億;許多上市公司建立健全激勵機制,誕生了許多身價數百萬的高管。改制上市企業也為國家帶來大量的稅收收入。2008年度13家上市公司稅收入庫8.61億元,增長29.55%,48家上市后備企業稅收入庫8.42億元,增長80.58%;61家上市公司及上市后備企業年度稅收增量占財政收入年度增量的比重達41%。2009年上半年14家上市公司稅收入庫5.877億元,占財政總收入16.05%;61家上市后備企業稅收入庫3.847億元,占財政總收入10.50%。三是,企業素質顯著提升。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借助資本市場嚴格的外部監管體系,有效改善了企業戰略規劃、內部管控、供應鏈優化和績效管理等‘軟肋’,實現了從‘家族式管理’向‘現代化管理’的蛻變。企業上市后借助資本市場平臺,順利完成了收購兼并、設備換代、技術升級、人才引進,實現了低成本迅速擴張。如七匹狼從2006年到2008年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利潤分別增長了2.4倍和2.6倍。四是,帶動作用日臻明顯。眾多品牌企業活躍在境內外資本市場,在提升企業知名度的同時,產生了良好的區域品牌效應,促進企業品牌與城市品牌交相輝映,‘資本晉江’成為‘品牌晉江’新的注釋。目前,擁有7家上市公司、20多家上市后備企業的制鞋產業(包括制革),工業產值已超過紡織服裝業,成為我市第一大支柱產業。金融危機之下,2008年制鞋重鎮陳埭鎮稅收收入達10.69億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