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11-20 作者:本報記者 陳偉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擱置已久的電價調整終于兌現。自11月20日起,全國銷售電價每千瓦時平均提高2.8分錢,各地區、各行業電價調整標準有所差異;同時,此次電價調整暫不調整居民電價,最快在明年一季度,居民用電將逐步推行階梯式遞增電價,用電越多,電價越高。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負責人表示,此次電價調整對工業企業尤其是高耗電用戶會有一定的影響,但總體來說比較有限,對CPI的影響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尤其是在當前產能過剩和糧食豐收的背景下,提高電價不會引發物價全面上漲。 去年8月20日,國家將全國火電機組上網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分錢,由于當時通脹壓力較大,且金融危機已經給經濟發展造成沖擊,電網企業銷售電價沒有同步調整,導致購電成本劇增。 今年1-8月,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公司虧損161億元,同比減少利潤238億元。上述負責人表示,如不及時疏導電價,一方面可能影響電網企業正常經營;另一方面,價格信號失真,不利于引導電力需求,促進用戶合理、節約用電。 國家發改委稱,此次電價調整將統籌解決去年8月20日火電企業上網電價上調對電網企業的影響,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并且適當疏導脫硫電價矛盾。 此外,目前火電企業執行標桿電價存在苦樂不均的現象。由于近年來各地區燃煤機組造價、煤價、煤耗變化較大,而標桿上網電價未能及時調整,各地燃煤電廠經營情況差異較大。東部沿海地區發電企業盈利能力較強;中西部有些地區如山西、陜西、甘肅等發電企業普遍虧損。 為充分發揮價格信號對投資的引導作用,此次電價調整對上網電價做了有升有降的調整。陜西等10個省(區、市)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上調0.2-1.5分;浙江等7個省(區、市)下調0.3-0.9分。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電價其實早在去年就應該調了,這次只能算是補漲。現在調的時機是比較好的,因為CPI和PPI都還是負的,預計不會對國內經濟的復蘇造成很大的影響。 就電價調整對電力企業的影響而言,林伯強認為,銷售電價提高2.8分后,兩大電網公司今年扭虧沒有懸念,但由于電網投入太大,所以這點錢對它們來說不是暴利;而上網電價微調后,對電廠利潤的影響也不大,但更有利于東中西部電廠的均衡發展。 這次電價調整暫不調整居民用電價格。上述負責人說,國家發改委擬在深入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在我國推行居民生活用電階梯式遞增電價。不過,最快也要在明年第一季度才能最終實現。具體將由各地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充分論證后,提出可操作方案,并嚴格履行聽證程序、報批后實施。 據了解,從供電成本的角度看,我國現行居民電價是嚴重偏低的。國外居民電價一般是工業電價的1.5-2倍。而我國長期對居民用電實行低價政策,2008年,全國居民用電平均價格為每千瓦時0.50元左右,既低于工業電價,也低于平均電價。上述負責人指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繼續加大改革力度,積極穩妥地推進電價市場化進程。目前,《關于加快推進電價改革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正在征求各方面意見。 19日,受電價上調傳聞影響,電力板塊漲幅居前。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電價上調,電力股短期還會持續走好,預計今日出現沖高后會維持一個整體溫和上漲走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