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10-16 作者:本報記者 方燁 劉振冬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從全年來看,實現8%甚至以上的增長目標可能性較大。至于明年,經濟增速有望進一步加快,但要謹防通貨膨脹的發生。 之所以看好中國經濟,原因在于中國經濟的拉動力正在增強,正在從投資單項拉動轉為投資、消費、出口三頭拉動。 從投資來看,固定資產投資雖然自5月份之后開始逐月下行,但房地產投資逐月回升。同時,今年四季度還將下撥一批中央投資,涉及的基建投資將和房地產投資共同構成雙輪驅動,確保經濟復蘇繼續推進。 出口四季度有望繼續回暖,進而成為經濟回升的又一動力。資料顯示,近期世界經濟出現了復蘇跡象,美國個人支出已連續3個月上升;歐元區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雖然仍處于收縮區,但已為14個月新高;日本7月份的工業產值增長1.9%,也超出了預期,這些都可能對四季度中國的出口帶來利好。 四季度的消費更是有望高漲。從規模上看,我國消費變動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都是我國消費的傳統旺季。因此,由于季節性需求的上升,未來我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有一個快速的上升。 縱觀今年全年,只要經濟指標繼續向好,如果三季度GDP增長能達到8.5%,只要四季度GDP能有進一步的增長,全年達到8%機會不小。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今年以來在多個場合表示,相信中國經濟能夠“保8”成功。 至于明年,預計投資增長會有所放慢,但是出口增長會彌補,整體增速可能略快于今年,可能會面臨通貨膨脹的風險。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大動力有望是出口的快速增長。因為美國的進口增長和中國出口增長有明顯的正向關系,如果美國明年的經濟會復蘇到2.7%左右,那么其進口需求回有明顯的上升,進而拉動中國出口。 不過,由于今年信貸增量過大,應警惕通貨膨脹風險失控。至于明年以后,則要看政府在未來的應對措施如何。如果能夠出臺有力的措施,扭轉中國經濟存在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讓中國經濟真正從出口導向型轉為內需驅動型尤其是消費驅動型,中國經濟有望長期維持較高增速的穩定發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