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相對滯后,流通網點覆蓋面不足,存在流通成本高、商品配送難等問題,影響了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劉安東表示,盡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郵政經濟仍然保持了平穩較好發展。發展郵政物流、服務三農,意義重大。當前,中國郵政處于發展的關鍵期,郵政農村物流服務,為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開辟了一條新的流通渠道,探索了統籌城鄉市場發展的有益經驗。 從2003年起,在我國的農業大省和經濟大省,山東省郵政積極依托遍布城鄉的網絡優勢,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分銷配送網絡開辟農村流通市場,通過實行統一產品、統一標識、統一配貨渠道、統一產品價格、統一服務標準、統一經營“六統一”,為農民配送優質合格的農資產品,較好地滿足了農民多元化需求,既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又拉動了農村消費,取得多重成效,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5月26日,全國推廣山東郵政發展農村物流經驗現場會在青島舉行,山東郵政打造農村物流的新模式在全國得到推廣。 劉安東表示,郵政農村物流服務了廣大農民,維護了農民利益,促進了農業增產增收,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了“不離鄉、不離土”的創業平臺,還為工業企業降低了流通成本,打開了農村市場,也拓展了郵政在農村的服務領域,為郵政在基層履行普遍服務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交通部、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等六部門聯合出臺《關于推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的意見》,并經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全國施行,扶持中國郵政進一步做大做強農村郵政物流,充分發揮郵政企業服務“三農”,為全國郵政系統特別是農村郵政物流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更加強有力的支持。 劉安東表示,我國郵電分營以來,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加大體制改革與經營發展力度,不斷推進速遞物流專業化經營改革,充分發揮郵政實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三流合一”的優勢,積極推動傳統郵政向現代物流轉變。中國郵政將發揮網絡優勢大力發展郵政物流,在我國物流業中發揮骨干作用,服務新農村建設。(詳見第六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