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老年人口增長5000萬,現正以年均近一千萬的增幅“跑步前進”,到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將從現在9個人中有一個發展到3個人中就有一個。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我國老齡化的發展速度和程度遠超預期,全方位沖擊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可能成為制約未來我國發展的重大風險。 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為我國經濟發展贏得充分的國際競爭優勢。然而,隨著中國踏入老齡化社會的門檻,享受了20多年的“人口紅利期”即將結束。人口專家預計,到2013年左右,我國勞動力數量不再增長,2015年左右,我國將轉入“人口負債”期,這意味著勞動力供給相對不足,而養老負擔日益加重,依賴人口紅利促進經濟增長的態勢將出現逆轉。有經濟學家稱,老齡化加速將推高勞動力成本,從而威脅中國在低端制造業的主導地位。目前已經出現國際資本因勞動力成本的提高而從中國轉移到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情況。 保障體系脆弱,“老有所養”缺乏支撐。目前全國已建立了農村五保供養、高齡津貼等養老保障制度,但是整體保障水平偏低。民政部的統計顯示,全國1.69億老年人中除去已獲得制度性保障的離退休人員和城鄉低保人員,至少還有8000萬老年人口完全依賴自我保障!叭绱舜嗳醯纳鐣U象w系讓‘老有所養’缺乏支撐!敝袊淆g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張愷悌說。 此外,老年人口激增也使國家在養老金和醫療費用方面的負擔將不斷加重。據全國老齡辦測算,我國退休人員每年以6%的速度遞增,而全國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缺口不斷擴大。研究表明,要應對2030年的人口老齡化高峰,戰略儲備資金至少要達到25000億元。在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重的上海,龐大的老年群體對于社;鹬叙B老、醫療費用支出巨大,造成社;饑乐卮┑祝瑑H2008年全市社保基金缺口就達170億元,預計今年將超200億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