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寧夏以“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思想在國企改革之路上大膽嘗試,將區屬15家大型國企與中央企業重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寧夏回族自治區地方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到1807億元,而在改制前,國有資產總額只有300億元。
國企改革屢“受傷”央企重組入視野
記者了解到,寧夏的國企改制之路并不平坦,與央企重組之前,寧夏曾選擇過與外資合作,與民營資本合作,但總體并不成功。與外資合作曾給寧夏留下了很深的“傷痕”。
記者了解到,東部經濟發達地區面對央企整合的全國戰略布局仍在觀望、權衡的時候,寧夏黨委、政府在提出“跨越式發展”戰略的同時,最后經過審慎考慮決定與央企合作。
寧夏國資委主任黃宗信告訴記者,寧夏國企與央企重組,是由寧夏的區情決定的,寧夏是個小省區,經濟實力不強,大企業比較少。如果僅靠自己的力量,培育一個大企業不容易,保持一個大企業持續快速發展更不易。因此,要使地方國企迅速做強做大,對外必須更加開放,充分發揮寧夏的資源優勢和地方國有企業的產品優勢、技術優勢、職工隊伍優勢等,積極尋求外部的戰略投資,以解決制約地方經濟和企業發展的資金、管理、技術“瓶頸”。
好企業“賣”了好成績“來”了
有一些人不理解,寧夏為什么把自己最好的企業都“賣了”?寧夏到底能從央企重組中得到什么?“只要注冊在寧夏,稅收在寧夏,就業在寧夏,能使企業迅速做大做強,怎么重組都行。”黃宗信一語點明了寧夏地方國企與央企重組的主導思想。
寧夏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何鳳雋指出,地方國企與央企重組,寧夏在重組形式上打破常規,不拘一格。中央企業控股也行,整體收購也行,將地方國企的資產無償劃轉也行。
據了解,目前已經實施重組的國有大型企業中,無償劃轉給央企的有寧夏煉油集團公司、建材集團公司、美利紙業等四家地方大型國企;被央企整體收購的有西軸股份有限公司、長寧天然氣公司、銀起集團公司、伊斯蘭信托投資公司等四家地方大型國企;由央企增資擴股控股的有寧夏煤業集團公司、東方有色集團公司、西北奔牛集團公司,青銅峽鋁業集團公司、大古鐵路公司、寧夏醫藥集團公司、發電集團公司(部分重組)等七家。
寧夏國資委黨委書記魏錫良說,寧夏地方國企之所以頻頻重組成功,既有偶然的因素,也有必然的因素。中央企業為了占有市場、資源,為了產業鏈的延伸,需要進行擴張,但這種擴張不一定非要到寧夏。為了使他們在寧夏落戶,我們態度誠懇,努力站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考慮問題,并主動找上門去爭取與央企互動。
據了解,中國醫藥集團公司重組寧夏醫藥集團公司后,為了減輕新公司的人員負擔,地方政府拿出1000多萬元安置了500多人;中國鹽業總公司重組寧夏商業集團公司后,地方政府拿出300多萬元將離休人員交老干部局管理;天地科技股份公司收購銀起集團公司資產后,國資委協調將500畝左右的工業用地變更為商住用地。
與央企重組促經濟發展
寧夏國企改革在經歷挫折后重新找到進步的方向,也給地方國企改革帶來了諸多啟示:
啟示一:解放思想,摒棄地方本位主義,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與央企合作,表面上看寧夏確實做出了很大的“犧牲”:拱手讓出了地方最好企業,最好的資源,甚至數十個大型國企的廳局級干部任命權。但事實證明,寧夏與中央企業重組是最好的方式,最終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中色集團東方鉭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創奇說,東方鉭業多年一直躋身世界三強地位,可是鉭鈮是一個小產業,目前全世界鉭粉、鉭絲的銷售總額是每年60億元左右。如果單純依靠鉭、鈮、鈹產品,要把企業的資產規模和銷售額再往大做非常困難。2008年1月,中色集團對中色東方進行了重組,出資13.8億元,極大緩解了企業發展資金困難的問題。同時,在融資方面,中色集團也提供全額擔保,企業有了資金,項目建設得以啟動,去年公司新啟動了微合金鋼爐料等五個項目,總投資約25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后,中色東方公司的年銷售額將增加40億元以上。
啟示二:找對婆家,靚女先嫁。很多地方企業在發展處于順風時往往對重組不積極,等到剩下一個爛攤子時,才知臨時抱佛腳。與央企重組,核心是要雙贏,不能單方面期待央企“扶貧”。寧夏青銅峽鋁業集團公司業績良好時,曾經創下單廠全國鋁產量第一的佳績。可是,自治區領導早早看到,像青鋁這樣的地方大企業,已經走到了一個關口,順則無憂,敗則地方政府無力施救,因為挽救這樣一個企業所需的資金已經動輒上百億元,超出了寧夏地方財政的能力。
“青鋁與中電投重組后,馬上遇到了金融危機,每月虧損達一億元以上。這要是在以前,青鋁很難渡過難關,但兩個企業有相似產業而且有資金支持,經歷了六個月的危機,青鋁開始走出低谷。”中電投寧夏青銅峽鋁業能源集團公司總經理黃河說。
啟示三:借力央企催生經濟裂變效益,創新市場經濟條件下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模式“過去寧夏一味依靠中央和東部發達地區扶貧進行發展,如今,自治區決策者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借力央企謀發展,不僅可以縮小寧夏與東部省區的經濟差距,而且可以縮小寧夏與東部省區在思想觀念、產業規劃、項目運作上的思想差距。”寧夏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智宏說。
寧夏國資委原第二監事會主席王強說,目前寧夏地方國企與央企重組,有力促進了寧夏經濟發展,有效解決了當地就業,大大緩解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可以說,如果不是與中央企業重組,有些企業絕對抗不過這一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