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08-11 本報記者:陳圣莉 實習生:夏亮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8月3日,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公布“廣東省2009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其工資增長基準線為7%,上線(警戒線)為12%,下線為零或負增長。據了解,7%這一數字創下了該省自2001年來的最低,相比該省2008年的10%至15%以及2007年的10.3%,下降了約3個百分點,而下線為零或負增長也是近年來首次出現。
與此同時,山西、青海、云南、吉林、湖南、陜西、上海、天津等省市也相繼發布了各自的工資指導線,除天津市的工資增長基準線與往年持平外,其他省市均出現不同幅度下調,其中青海、云南的基準線相比2008年下調了4個百分點。
與這一組數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7月2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上半年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14638元,同比增長12.9%。
一方面工資仍在增長,一方面各省市又不約而同地調低“企業工資指導線”。國家統計局在8月6日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表示,上半年工資增長主要應歸功于機關事業單位!吧习肽隀C關平均工資增幅為15.1%,事業單位為14.7%,而企業平均工資增長僅為11.9%,低于全國平均增速!眹医y計局人口就業司司長馮乃林此前表示。
專家指出,雖然“工資指導線制度”不具有強制性,但作為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重要參照依據,猶可謂是工資增長的風向標。
“如果各省隨后紛紛下調企業工資指導線,對我們的經濟是利少弊多。畢竟發布工資指導線是一種政府行為,盡管對市場對企業對求職者來說是一個參考,但有可能在勞動力市場產生影響,進而在消費市場上砸出水花。”全國總工會保障工作部副部長陳杰平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或許一些地方的困難企業,其日子真的特別難熬。工資增幅上調下調都可以,但任何事物都是一把雙刃劍,關鍵在于權衡利弊。地方政府下調工資基準線,有可能引發一些企業紛紛下調工資增幅、不漲工資甚至直接降薪,這在短期內能讓企業節約點成本。但除勞動密集型企業外,我國企業人工成本原本就占產品完全成本的比例比較低,調整點工資增幅對降低企業成本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是打擊最厲害的就是農民工這些低收入群體,如果這種勢頭波及范圍廣,老百姓工資收入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有可能導致收入差距更進一步拉大,同時,對刺激消費、拉動內需都沒有好處,對地方經濟的恢復也沒有好處。現在這個時候,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民族證券宏觀分析師陳偉對各省下調工資增長基準線的看法相對比較樂觀,“這說明政府保就業、求穩定的政策意向很明顯!标悅Α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弑硎,首先,作為一項經濟數據,工資增長基準線是與當地經濟發展形勢相匹配的,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下調基準線,有利于員工保住飯碗,避免企業大范圍裁員;其次,雖然下調工資增長基準線的確會對國家的消費市場產生一定影響,但如果從長期來看,作為一種引導,允許企業在某些年度出現負增長,這也是合情合理的;另外,工資不一定全部都是逐年上漲,改善民生的路徑除了直接增加工資,還有提高福利、公共服務等多個方面,如果僅靠直接增加工資,還有很多負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