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此次金融危機引發了對金融監管的全面反思。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28日在華盛頓閉幕后,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劉明康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中美將深化跨境金融監管合作,這是本次經濟對話部分在金融領域的一項重要成果。
劉明康介紹說,近年來中美雙方銀行業務相互滲透發展較快。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已經在美國建立分行,在紐約、舊金山和洛杉磯都已經有了商業存在。同時,美國的銀行作為外資銀行,在中國的投資數量和資產規模都比較大。因此,雙方需要提高跨境監管合作的有效性和質量。
他說,在跨境銀行業與金融業的合作,特別是監管合作方面,中方正式倡議中美從跨境危機管理和處置方面來開展監管合作。雙方明確了各自在跨境金融監管合作上的責任和義務。此外,兩國監管者應經常交流宏觀審慎監管和微觀審慎監管中的經驗,交流對危機的總結和思考。
他說:“具體做法是,我們作為母國監管者將主動向各個東道國,包括美國在內,通報這些大型銀行的經營狀況、戰略變化和風險發現。同時,美國銀行業監管者應當對等、及時、如實地向我們提供在中國有分支機構的美國大型銀行母行的風險狀況,尤其是在應對這次金融危機當中風險資產處置的進展情況、風險戰略和管理的改進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