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應對金融危機和謀求長遠發展結合起來?長三角地區的政府、企業、社會正日益形成共識:向“結構調整”要生產力和發展空間。經受了危機的洗禮,在長三角的產業版圖中,“高、輕、新”的“新向度”呼之欲出。
高:瞄準高端、先進制造業為“主攻方向”
金融危機加速了產業“洗牌”,長三角面臨路徑選擇:是繼續走附加值不高、邊際發展空間小的傳統制造業,還是主攻附加值和產業能級高、發展空間大的高端、現代制造業?這一問題,長三角地區的政府和企業一直都在思索,但金融危機的“倒逼”使這一抉擇變得堅定而迫切。
5月底,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首條20兆瓦微晶非晶第二代薄膜電池生產線正式投入試生產。
作為國內傳統低壓電器領域的領軍企業,正泰的“當家人”南存輝已為企業鎖定下一個增長點。“從目前情形看,開發新能源和新環保技術已經成為客觀趨勢,誰搶占了新能源市場的先機,誰就有可能成為下一輪產業興起的龍頭”。
目前,正泰在太陽能電池項目上的投資已近20億元,而上述首條生產線預計今年產值可達10億元左右。
目前,浙江省已出臺了新能源實施意見,到2012年,全省將有100萬平方米的屋頂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100條道路裝上太陽能燈,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
上海也已確立了先進制造業的突破方向。在5月底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上海市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實施意見》中,上海列出了新能源、民航制造、先進裝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新材料、軟件和信息服務等九大產業,提出:在2012年使這九大產業的產值由目前的6500億元提高到1.1萬億元。
除現實的經濟效益之外,上海還希望通過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帶動傳統制造業淘汰落后、搶占高端,帶動先進制造業走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之路,并帶動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成長。
為此,上海結合世博會環境整治,今年全年要淘汰600項落后產能,為此將減少200億元以上的生產總值。
上海市發改委副總經濟師翁華建說:“一些經濟指標的暫時回落,部分原因是主動調整產業結構的結果。上海市委、市政府對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長遠發展方向十分明確。”
輕:GDP變“輕”,現代服務業“點亮”區域經濟
在金融危機的陰霾之下,長三角的現代服務業迸發出勃勃生機,“點亮”了區域經濟的基本面。
江蘇省統計局副總經濟師劉興遠表示:“作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江蘇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增長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據統計,今年1至5月,江蘇全省新簽離岸外包合同額增長40.5%,執行金額增長106%;軟件業銷售收入、利潤同比分別增長39.4%和27.2%;旅游業總收入增長14.7%。新公布的“2009年中國國際服務外包十大領軍企業”和“百家成長型企業”中,江蘇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入選領軍企業,19家企業躋身百家成長型企業。
浙江的數字也同樣令人矚目:今年1至5月,全省限額以上第三產業投資1658.0億元,增長21.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4.5個百分點。如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則增幅高達33.8%。在第三產業投資中,增幅超過30%的有金融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
浙江省發改委經貿流通處處長張國云介紹,目前浙江的現代服務業在四個方面發展比較迅猛,一是金融服務,二是商貿流通服務,三是現代物流,四是信息服務。此外,還促進工業企業分離發展服務業,為“浙江制造”做好配套性生產服務。
在上海,即使一些沒有明顯比較優勢的區,發展現代服務業也成為政府、企業的共識。比如老工業區閘北依托“中國上海人才市場”,做大人才服務文章。區領導還北上南下當起“獵頭”。如今,該區“不夜城”商圈的一幢4萬多平方米的人才大樓里已經入駐11家國內外知名的人才公司。
新:自主創新打造“后危機”時期持續增長點
一些企業和工業園區負責人表示,越是困難時期,越是要注重自主創新、自主研發。一些企業、園區還以自主創新為抓手,瞄準“后危機”時期打造新的增長點。
上海思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照平說,危機面前,企業壓縮了相關預算,但今年研發投入卻增加到1億元。公司新近自主研發的GIS(氣體絕緣金屬全密封組合電器)項目,是用于城市電網變電站改造的高端產品,“在國內絕對處于領先”。
為此,公司追加投資成立新的生產基地,并招聘首批250多名員工投入研發、生產。目前這一項目已實現量產。陳照平說,到今年年底還將招聘250人。上述項目總投資將達到4億元,4、5年內能達到滿負荷生產,年產值可達20至25億元。目前該產品還通過了國際權威的KEMA認證,這意味著拿到了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江蘇、浙江的政府、企業同樣緊抓住“自主創新”這一“牛鼻子”。比如來自江蘇的數據顯示,1至6月江蘇省企業研發投入預計達280億元,同比增長25%。建有研發機構的制造業本土大中型企業比例從年初的34%提高到50%。企業創新產出大幅提升,企業申請專利位居全國第一,同比增長80.4%。
上海市莘莊工業區黨工委書記張金弟還介紹,工業區將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型企業是不是值得扶持,只有三個標準:技術創新怎么樣、團隊怎么樣、產品的市場怎么樣。如果看準了,不管企業是大是小、有錢沒錢,我們都要大力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