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江市下控股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的生產機器正在運轉生產。本報記者 王小川
攝 |
統計顯示,浙江今年一季度GDP增長3.4%,通過對浙江省一季度經濟運行指標的分析與研判,浙江省政府有關部門、基層企業與研究機構普遍認為,當前全省經濟形勢仍然“嚴峻與機會并存”,部分經濟指標回升主要是由于政策效應進入顯露期,國際市場仍不明朗,仍有許多困擾經濟運行的“堅冰”需要打破。
5.6%的負增長有自我調節的因素
據浙江省初步統計,1-2月全省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8.2%,整個一季度下降5.6%。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院長程惠芳等專家認為,其間體現出經濟運行“嚴峻與健康”并存的現象。 一方面,工業增加值下降對浙江省一季度的GDP提出嚴峻挑戰。程惠芳分析,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下降5.6%,那么整個工業增加值也是下降的,經濟增長中的二產幾乎可以忽略。而一產在浙江省的GDP中占比例極少,三產則有增有降。 另一方面,工業增加值的下降,說明企業的生產在市場不明朗的情況下趨于理性,沒有盲目擴大。統計數字還顯示,前兩個月工業產銷率上升,達98%,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比上年12月提高0.6個百分點。同時,不少企業有意識地停工限產消化庫存,回收賬款以降低經營風險。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產成品存貨與應收賬款分別比去年末下降6.1%和7.2%。 在寧波、紹興等地,不少企業的普遍做法是以銷定產,拿到訂單就開工,沒有訂單就暫停,保證比較高的產銷率和比較低的庫存。象山縣甬南針織公司總經理張承志說,他們與客商的溝通中,了解到客商也在盡量減少庫存,因此自己進貨很小心,數量會有限制,生產也會適度。浙江省政府一位研究人員認為,江蘇、山東、廣東等地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是增長的,浙江省卻出現5.6%的負增長,說明浙江省企業有自我調節的意識,可以說是一種科學、健康的表現。 這位研究人員說,浙江省經濟不可能再下跌了,因為無論出口還是內銷,現在市場中留下的大多是剛性需求。這一切說明,“浙江省經濟運行是嚴峻的,也是穩定的。”
市場性因素的影響并不明顯
浙江省一季度部分經濟指標有所回升。有關人士指出,這種回升基本上是政策性因素的影響,而真正的市場性因素、尤其是來自國外市場的需求仍不明顯,因此對這種回升要客觀看待。 記者從浙江省統計局了解到,今年以來經濟運行的積極變化主要表現為:一是投資實際增幅提高,前兩個月限額以上投資同比增長10.6%,實際增幅高于去年同期和全年;前兩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幅同比上升5個百分點;3月上中旬全省外貿出口雖然同比下降3.9%,但比前兩個月大幅回升。此外,財政收入與用電量降幅都在減小。分析人員認為,這是國家和地方政策不斷落實的結果。 基層企業中,政策效應更為明顯。在紹興,柯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周如成說,前三個月,當地用電、用氣和污水排放三大指標都已超過去年日平均水平,這是國家大力扶持紡織產業政策的結果。 在全球著名的襪子生產基地諸暨市大唐鎮,鎮黨委書記袁志剛說,今年襪業出口企業增加33家,而且對美國出口是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取消了針對襪子的出口配額。此外,杭州市政府發放的旅游消費券效果開始顯現,一季度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約160億元,同比增長12.1%。市長蔡奇認為,政策效應正在杭州市經濟運行中釋放出積極的信號。 注塑機是許多加工企業開工所必須的工具。寧波海天精工機械有限公司是國內注塑機生產的龍頭企業,從海天公司提供的一份今年前兩個月的銷售發貨地及合同簽訂行業分布情況看,其產品主要銷往家電業、民用品及汽車行業,這都是國家拉動內需政策的受益行業。總經理王煥衛說:“政策性效應并不代表真正的市場回暖,國際市場仍未見底。不少企業對政策的依賴性增強,很值得國家有關部門引起重視。” 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綜合處處長張祖民說,浙江企業家信心指數一季度出現探底回升,達97.9,比去年四季度回升9.1點,是去年大幅回落后首次出現回升。“但不能被這些指標遮住眼睛,要看到這都是國家推出的產業振興計劃、家電下鄉等政策性因素使然。”
短期內好轉難度依然很大
基層干部與企業家認為,雖然政策性效應暫時顯現,但整個經濟短期內好轉難度相當大,尤其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還受著各種因素制約。 一是國家投資4萬億元實施經濟刺激計劃,可僅僅靠政府項目對整個經濟拉動作用有限。去年,江蘇、山東、浙江三省一年投資就達5萬億元。更何況國家的4萬億元不是一年的投資,這樣的政府投資行為能持續多久也很難說。社會投資能否上升對整個經濟的回暖有著重要意義,但社會投資沒有真正熱起來,尤其中小企業投資下降,說明民營企業對市場的信心沒有完全恢復。 二是在出口方面,國外的市場需求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而且短期內看不到復蘇的跡象。富潤集團董事局主席趙林中說,國內企業曾把希望寄托到新興市場上,但現在新興市場更不穩定,尤其金融危機傳導到這些國家后,這些國家的經濟反而更加脆弱,發達國家的剛性需求市場則相對穩定。此外,包括東南亞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貨幣在貶值,出口競爭力提高,成為我國出口的對手,對我國形成壓力。 三是在內需消費上,經濟形勢嚴峻,出口下降,就業減少,提高居民整體收入水平的支撐缺失。杭州大廈集團董事長樓金炎說,百姓收入預期的下降,帶來的是消費預期下降,而且主要體現在低收入階層身上。 研究人員建議,為經濟發展“融冰”,政府需多措并舉。鼓勵企業多參加展會,在市場上多爭取一些蛋糕,比如近日浙江省經貿委組織80多家企業到臺灣設立展臺,拓寬兩岸經貿合作渠道;把國內的產能盡可能轉移到其他國家,規避貿易壁壘,減少出口壓力;面對眾多政府項目如鐵路項目,有關部門應該多牽線搭橋,提供通道讓有實力的民營企業為他們做配套生產;農村有家電下鄉政策,在城市中能否研究例如太陽能熱水器等“節能產品下社區”等政策;在服務理念上,為企業減輕負擔,無論從中央和地方仍有很大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