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寧夏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2008年,由于美國對中國枸杞采取不合理限制措施,作為我國枸杞出口量最大的省區寧夏,對美國出口枸杞干果及其制品為零。專家呼吁,如再不采取措施,枸杞產品將可能退出美國市場,進而丟掉歐盟和澳大利亞等新興市場,將嚴重影響枸杞產業發展和中西部貧困地區農民的收入。
枸杞產業迅速向世界擴張
枸杞,俗稱“明目子”,是中藥里的珍品,果實含有胡蘿卜素、抗壞血酸等多種營養成分,長期服用可生精治虛,補腎明目,益壽延年。枸杞在全國七、八個省區都有種植。 近年來,隨著歐美乃至世界市場對枸杞的了解,枸杞逐漸由傳統的亞洲和華裔市場進入西方主流社會,拓展了歐盟、美國、澳大利亞等市場,其獨特而豐富的營養保健功效在西方國家逐漸得到證實和認可。 目前,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內蒙古、河北等省區的枸杞種植面積超過了百萬畝。作為寧夏第一個“世界第一產業”的枸杞產業,2008年的產值已達20億元,每年都有20萬左右農村剩余勞動力從事枸杞采摘。2008年寧夏枸杞及其制品出口貨值1213萬美元,同比上升25.18%。
枸杞對美出口為零負面影響巨大
寧夏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李新實說,由于枸杞在美國屬于未列明商品,無法對其進行明確的食品分類。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對枸杞產品從種植到加工等情況基本不了解,對枸杞的農藥殘留要求一律“不得檢出”,導致枸杞產品對美國出口量急劇下滑直至為零。 記者了解到,2007年初,美國對我國出口產品尤其是食品和農產品采取了加嚴檢驗的措施,我國枸杞產品的出口受到了較大影響。2007年1月到11月,我國共有11批出口到美國的枸杞干果和其他枸杞產品因為檢出農殘等問題被美國FDA拒絕入境,這些貨物的出口地分別為寧夏、北京、山東、陜西、福建、廣東和上海等地。
據記者調查,枸杞目前尚無國家強制性標準,自1990年寧夏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制定的中國枸杞產業的第一個標準《進出口枸杞子檢驗規程》實施后,經過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努力,寧夏又相繼出臺實施了枸杞產品的相關國家標準《無公害食品枸杞》和《綠色食品枸杞》等枸杞系列標準,其中《綠色食品枸杞》對枸杞干果中農殘要求最為嚴格,高于日本肯定列表標準。 寧夏紅枸杞產業集團董事長張金山說,美國對枸杞產品中農殘限量的苛刻要求成了枸杞產品出口的主要障礙。從2007年下半年迄今,寧夏沒有一批枸杞干果能夠出口到美國,枸杞出口企業紛紛取消了對美出口的訂單,即便有個別枸杞產品出口美國,也要面臨著可能被拒絕入境的風險和較大損失。 “如果枸杞產品出口美國問題不盡快解決,幾年內枸杞產品將可能退出美國市場,并引起連鎖反應,使歐盟、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等新興市場限制枸杞產品的進口甚至暫停進口。”李新實說。
多輪驅動應對“對美出口為零”事件
記者了解到,在寧夏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積極努力下,國家質檢總局目前已經致函美國駐華大使館,希望美國政府盡快取消對枸杞等中藥材及其產品的不合理限制措施,并制定科學合理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雙方正在就此事加強磋商與交流,以盡快恢復中國枸杞等中藥材及其產品輸美的正常貿易。 盡管如此,李新實和董自信等人建議,首先,我國應盡快推行枸杞及其制品的國際標準應對貿易壁壘。從今年起對枸杞加工企業和原料基地進行強制性的衛生注冊登記和基地備案工作,未通過衛生注冊登記和基地備案的枸杞出口加工企業一律不接受報驗。 其次,所有出口企業繼續與進口商聯系,要求對方提供美國FDA和歐盟及其他發達國家關于枸杞產品的檢測標準和判定依據。目前,出口企業在敏感時期暫緩對美出口枸杞產品,待國家質檢總局與美國FDA交涉,情況明確后,再恢復對美出口;對歐盟及其他發達國家繼續出口,但是要進行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兩項農殘的監控,內控判定依據為前面所述“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相類似產品的農殘標準和我國《綠色食品枸杞》標準。 第三,推進枸杞標準化生產,強化市場監管,增強品牌效應。加大推進標準化生產和綠色枸杞生產技術的普及力度,質監部門要加快綠色和有機枸杞產地認定及產品認證工作。科研與推廣部門要積極研發推廣新技術,不斷完善枸杞標準經生產技術規程,積極引導農民不斷提高枸杞標準經生產水平,重點推行枸杞病蟲害統防統治、產品管理追溯制度,全面提升寧夏枸杞的質量和效益。 第四,枸杞主產區的政府相關部門和重點出口企業,從今年起在枸杞原料基地停止使用氰戊菊酯、氯氰菊酯這兩種農藥,進一步加強枸杞基地所使用農藥的管理,加大宣傳力度,防止部分農戶隨意用藥現象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