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保險公司紛紛推出各自的分紅險新產品。繼長城人壽和中意人壽相繼推出“金和年年”、“金享年年”分紅險后,信誠人壽14日推出了兩款返還型期繳分紅產品“康贏年年”和“安康連連”。而在不久前,包括中國人壽、恒安標準人壽、友邦人壽等近十家保險公司也接連推出了各自的分紅險新產品。多家保險公司負責人表示,分紅險熱銷有望扭轉今年壽險市場出現負增長的預期。
分紅險挑大梁
在保險業,2008年上半年曾是投連險當道,下半年則萬能險異軍突起。目前,許多保險企業的負責人都向記者明確表示,今年將主攻分紅險和傳統保障型產品。長城人壽總經理朱仲群稱,今年分紅險的比例將上調至50%,而萬能險則將下調至10%。 “今年我們準備將分紅產品的比例上調至25%左右。”信誠人壽CEO陳嘉虎說。以往,該公司分紅和保障型產品占比大概在45%,今年則會上調至60%至65%。 而向來倚重分紅險的中國人壽則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分紅險的盈利能力高于投連、萬能險種。因此今年將“堅持以發展傳統型和分紅型產品為重點,適度發展投連、萬能等衍生產品”的經營策略。
重在長期保障
由于股市持續低迷,火爆銷售了近兩年的投連險在2008年集體遭遇了“滑鐵盧”,不少賬戶比2007年縮水超過2/3;而自去年下半年利率進入下降通道的大環境下,大多數萬能險的結算利率亦一路下滑,截至去年12月,萬能險平均結算利率已不到4%。 對于各保險企業今年大力發展分紅險的原因,朱仲群介紹說,萬能險每月公布結算利率,有的投連險甚至每周或每日公布;分紅險是按年公布紅利金額,且退保成本較高,這是分紅險強勢歸來的原因之一。 陳嘉虎則表示,經過此次金融危機的洗禮,很多客戶的風險意識明顯增強。以往比較在意的是收益率,現在關注的則是在保底的情況下還能獲得多少收益,而這正好與分紅險的投資理念一致。 據記者了解,此次各家推出的分紅險,多為短期期繳、長期保障類產品,像信誠人壽的“康贏年年”和“安康連連”,中意人壽的“金享年年”等,都是5年或10年繳費,20年保障。陳嘉虎認為,這種期繳產品符合保險資金長期負債匹配的需求,可以選擇投入到長期基建型債券等渠道,長遠回報穩定。
壽險市場未必出現負增長
保監會主席吳定富此前表示,2009年是保險業的困難年。有分析人士預測,2009年全國壽險保費收入可能出現負增長。許多公司的負責人認為,分紅險的熱銷或將改變此種預期。 陳嘉虎認為,由于人們風險意識的增強,今年分紅險以及推而廣之的傳統險和健康意外險將會成為熱賣點,并可能因此成為今年壽險市場新的突破點。因此,他對今年的壽險市場整體情況表示謹慎樂觀,認為未必會出現負增長局面。 新華人壽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提建設也認為,“資本市場走弱、保險消費趨熱”的市場慣性仍然存在,經濟增長放緩會給業務發展帶來壓力,但有利于營銷人員隊伍的擴大和保費收入的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