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01-15 本報記者:陳偉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汽車產業和鋼鐵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其中,汽車行業規劃提出,必須實施積極的消費政策,以結構調整為主線,推進企業聯合重組,以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加強自主創新;鋼鐵行業振興規劃提出,將控制總量、淘汰落后、聯合重組、技術改造、優化布局。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表示,汽車、鋼鐵行業振興規劃率先出臺,主要是因為這兩個行業在經濟中所占比重非常大。汽車業對上下游產業的拉動作用非常強;鋼鐵行業近年來也一直保持高增長并在工業中占很大比重。 他同時指出,此次出臺的行業振興會規劃有一些作用,但救市效果可能比較有限,即使政府有心幫忙,汽車和鋼鐵行業更多地還是要靠行業自救,而不是等人來救。 汽車方面,規劃提出,從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按5%征收車輛購置稅。對此,曹建海稱,原來一直傳是免征10%車輛購置稅,這次只減征5%,以一臺10萬元的小排量汽車計算,大概可以節省5000元。 “從改善汽車消費環境來說,車輛購置稅應該取消,不過,一旦取消,稅收就可能會過快減少,財政收入會有點受不了,所以,5%應該是綜合考慮到各方利益的結果。”曹建海說。 規劃還提出,從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國家安排50億元,對農民報廢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換購輕型載貨車以及購買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增加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資金,并清理取消限購汽車的不合理規定。 曹建海說,全國要報廢的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有幾百萬輛之多,平均下來一輛車也就補個一兩百塊錢,比較有限,但這已經不容易了。實際上,刺激汽車消費真正要做的是,取消過路費,解決城市交通擁堵,以及加大研發和推廣新能源汽車等。 與汽車行業振興規劃相比,鋼鐵行業規劃則顯得“虛”了一些。規劃提出,要落實擴大內需措施,拉動國內鋼材消費。實施適度靈活的出口稅收政策,穩定國際市場份額。要嚴格控制鋼鐵總量,淘汰落實產能,不得再上單純擴大產能的鋼鐵項目。 同時,要發揮大集團的帶動作用,推進企業聯合重組,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鋼鐵集團,優化產業布局,提高集中度。要加大技術改造、研發和引進力度,在中央預算內基建投資中列支專項資金,推動鋼鐵產業技術進步,調整品種結構,提升鋼材質量。 此外,要整頓鐵礦石進口市場秩序,規范鋼材銷售制度,建立產銷風險共擔機制。 “鋼鐵的需求主要有三大塊:工業、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未來兩年中央4萬億元和地方18萬億元投入將拉動基礎設施建設,促進鋼材需求,不過,工業和房地產比較低迷,鋼鐵行業本身必須通過一些市場化手段來刺激消費。”曹建海說。 曹建海建議,當前中國鋼鐵業產能過剩的現象非常嚴重,預計今年粗鋼產量將達到5億噸,而2007年中國的鋼產量已達4.89億噸,占全球產量的40%。鋼鐵是以生產消費為主,隨著經濟的下滑,對鋼材的需求在減少,中央應該抓住這個機會來減少過剩產能,控制鋼產量,未來中國粗鋼產量調整到每年3億噸是比較合理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