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會長周小明12日在該商會年度總結會上透露,據美國權威醫藥咨詢機構IMS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經濟衰退將對美國和歐洲的醫藥產業產生嚴重沖擊,全球醫藥經濟增長率明年將下降1-2個百分點,預計對我國醫藥行業的真正沖擊很可能在明年3、4月顯現。
醫藥外貿“一枝獨秀”
周小明說,今年1-10月的數據顯示,我國醫藥產業和出口形勢依然保持較為健康的基本面。醫藥保健品進出口額依然保持較快增長,已突破40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30.7%,進出口各項數據均創歷史新高!吧虅詹磕壳暗慕y計顯示,醫藥外貿是唯一一個增長超過30%的行業! 據統計,今年1-10月份我國出口總額為268億美元,同比增長35.2%,西藥與醫療器械類產品出口額增長額均為30%以上。而且,盡管個別市場排名有所調整,但長期以來形成外貿市場格局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亞洲、歐洲和北美為我國前三大貿易伙伴。 1月至10月,我國對亞洲地區進出口總額達148.91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104.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25%。對歐洲地區進出口總額為142.1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77.28億美元,同比增長38.08%。對北美地區外貿總額為80.99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54.5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6.98%。 周小明認為,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下,我國醫藥外貿依然增長的原因:一是醫藥行業有剛性需求;二是我國原料藥、醫療器械等行業在國際市場有一定的競爭力;三是印度等國家的產品不能替代我國產品;四是目前數據基本都是上半年的訂單。 多家國外權威咨詢機構近期也透露,我國醫藥行業以其穩健的增長性成為國際投資資金新的目的地,我國醫藥行業的未來前景被普遍看好。
波及個別領域
盡管我國醫藥產業和出口形勢依然保持較為健康的基本面,但是金融風暴的影響還是波擊到了醫藥外貿的個別領域,首當其沖的就是我國在海外上市的醫藥企業。 據該商會綜合處處長許銘介紹,目前,我國在美國紐交所、納斯達克等上市的醫藥企業約有20多家,其中包括深圳邁瑞、先聲藥業、無錫藥明康得等業內知名企業,除深圳邁瑞股價基本保持相對穩定外,其他醫藥企業現有股價均跌破首發時的發行價格。 周小明說,自今年上半年以來,企業訂單明顯減少,原因一是基礎化工原料降價后,國外客戶認為出口產品也應相應降價,現處于觀望階段,大部分都在等待價格回落后簽單,二是國際需求開始呈現減少的趨勢。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外客戶特別是歐美客戶因資金緊張,紛紛調整了原來的采購儲備數量或產量,減少或凍結了部分訂單。 上海一家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一國外客戶在10月初歐洲展會上與業務人員簽單后,又發出通知要求上海公司暫緩發貨,原因就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外商資金方面出現問題,只能暫時凍結訂單執行。 不少企業反映,國外單筆訂單平均金額已呈下降趨勢,特點是訂單期限變短、單筆訂單金額下降、下單仍以老客戶為主。一些中小按摩器生產企業表示,受心理預期看淡影響,他們一般不敢接新的單子,普遍擔心接單后沒有足夠的資金組織生產,同時上游配套的生產企業也因資金緊張而不愿先行墊付配套產品的生產資金,從而加劇了企業的資金壓力。 此外,一位與會企業老總談到,除面臨金融危機的沖擊外,中國制造產品也開始面臨新的挑戰:一是信譽危機,原因是上半年出口產品價格上漲過大,有的企業就不履行原來簽訂的低價合同;二是產品質量危機,主要是“三鹿奶粉事件”使不少國外客戶對中國產品的質量失去信心。
明年3、4月顯“寒冬”
“行業的真正危機可能出現在明年3、4月份!敝苄∶髡f,按照經濟規律,醫藥行業對危機的反應比其他行業慢半年左右。因此,醫藥外貿明年的形勢并不樂觀。 據該商會在11月閉幕的廣交會上對100家醫藥企業調查顯示:50.8%的企業認為明年國際需求會下降,24.6%的企業認為出口金額要下降,28.8%的企業認為出口數量會減少。 面對當前國際經濟和我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的形勢特點及面臨的問題,周小明認為,政府有關部門保持相關政策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從最大限度地確保我國醫藥產品既有比較優勢和減少企業經營風險的角度出發,對于鼓勵出口的產品,建議將已經下調的稅率向上調整且擴大調整面,盡可能地涉及傳統優勢產品,如制劑、特色原材料、具有附加值的中小型醫療器械等。 此外,還應通過中信保和進出口銀行等提供優惠支持,以更加靈活和及時的方式為廣大中小企業服務。此外,進出口銀行、開發銀行也可為業內企業提供優惠的低息甚至是無息貸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