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10-10 本報記者:陸敏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國內首個合資民用機場——杭州空港日前結束了沒有保稅業務的歷史,總面積達2400平方米的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海關公共保稅倉庫正式投入使用。這是杭州空港啟用的首家公共保稅倉庫,標志著杭州空港口岸功能開始從傳統的物流、倉儲服務向保稅、轉口、國際物流配送等方面延伸。 新啟用的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海關公共保稅倉庫是經海關總署批準的專用倉庫,專供存放保稅貨物,也可供加工貿易經營單位存放加工貿易進口料件,同時還可以存放國際航行船舶和航空器的油料、物料和維修用零部件等多種貨物。 日本航空公司、全日空、港龍等境外航空公司是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海關公共保稅倉庫正式啟用后的首批“顧客”,也是這一業務的首批受益者。保稅倉庫的啟用,為他們建起了一個共用的“大倉庫”。今后境外飛機修理中如果臨時缺了零件,再也不用走傳統的海關申報程序,而可以方便地直接從這個“大倉庫”中取用。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是國內首座合資民用機場。2006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有限公司和香港機場管理局合資成立了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合資公司。2007年,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17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9.56萬噸,在全國140多個通航機場中排名第八位。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境外航空公司涌入了杭州機場,聯邦快遞在杭州空港設立了中國區轉運中心,中外運敦豪則設立了杭州直航口岸。 隨著國際、地區航線的不斷拓展,保稅航材備件、周邊地區高新技術產品原出口產品進境維修備品備件以及國際轉口貿易等新型業務也迅猛發展起來,設立一個保稅倉庫的呼聲日益強烈。2007年底,杭州海關正式把“設立保稅倉庫”納入了《海關支持杭州空港發展的具體措施》中加以研究,并針對保稅倉庫建設的不同階段,推出了一系列服務舉措。多方努力下,今年8月19日,公共保稅倉庫終于通過專家驗收。 杭州機場鄰近杭州出口加工區,大批加工貿易企業的備用件可以就近存儲。根據國際上通行的保稅制度要求,存入保稅倉庫的貨物,在海關規定的存儲期內,可暫時緩交進口稅款,免領進口許可證或其它進口批件,這使企業既能在貨物倉儲上得到便利,也可因此避免在貨物存儲上造成資金積壓,從而騰出更多流動資金,有助于企業實現“零庫存”運營。不僅如此,保稅倉庫中的進口產品銷售后,倉儲費用及相關稅款將由最終收貨人支付,有利于擴大進口。而對于海關來說,保稅倉庫為海關監管中轉貨物提供了方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