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外貿多年來一直是中國外貿的一臺“大馬力引擎”,僅創(chuàng)造的貿易順差就經常占到全國總額的四成以上。今年一季度浙江外貿乍寒還暖,受諸多變數影響,全年走勢不容樂觀。
指數變動引發(fā)外貿景氣憂慮
小商品、紡織品、皮革、塑料……浙江擁有一大批引領全國乃至世界產業(yè)的各大專業(yè)市場,它們近年來紛紛推出價格指數、景氣指數,指數變動也引發(fā)了外貿景氣憂慮。 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發(fā)布的“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指數”中,3月景氣指數為1060.82點,比最近一次發(fā)布的1月景氣指數下降了104.52點。 亞洲最大的紡織品交易中心紹興柯橋中國輕紡城發(fā)布的“中國·柯橋紡織指數”中,3月份的“外貿景氣指數”也從1月份的1303.43點下挫至1006點,“外貿價格指數”則從94.69點升至110.47點。 其中當然也有“春節(jié)效應”的影響,事實上從兩大市場的成交額來看,市場依舊繁榮。義烏市場4月上半月成交額指數比3月份增長128.37%,比去年同期增長68.06%。柯橋市場一季度面料成交額78.51億元,同比增長45.5%,原料成交額67.42億元,同比增長21.8%。 指數的短期波動未必值得一驚一乍,但是決不意味著就能對外貿景氣高枕無憂,特別是對去年出口依存度已近50%的浙江經濟更是如此。
次貸匯改鳴響警鐘
從外部環(huán)境看,美國次貸危機對浙江外貿已經產生一定影響。浙江省永康市一家沙灘車生產企業(yè)負責人說,受去年以來的次貸危機影響,美國人對休閑類商品的需求明顯減少,今年年初至今,沙灘車訂單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少了近一半,這樣的局面可能還要持續(xù)到明年。而紹興縣313家對美出口企業(yè)中,有90家一季度對美出口下降。 外貿企業(yè)感受最深的則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二期17997號店面經商的陳曉給記者看了一份斯洛伐克客商的訂單,要求4月18日交貨歐元計算器30箱、點鈔機5箱、驗鈔機2箱。她告訴記者,訂單每天還有,就是內容縮水,匯率升值讓老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印度紡織品客商鮑連華也向記者抱怨說:“中國的紡織品質量好,價格低廉,但是人民幣升值給我的公司帶來了困難,如果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跌破6,我只能考慮改變合作對象。” 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的一份分析材料也提出,今年浙江的外貿出口增速可能逐步趨緩,各方面的疊加效應,將導致出口企業(yè)盈利空間進一步壓縮。而受受國際需求減緩等因素制約,出口企業(yè)“跑量”的發(fā)展方式也將難以為繼。
外貿轉型箭在弦上
2007年,中國新光控股集團投資1000多萬元上ERP(信息化管理)項目,全面提升業(yè)務流程整合能力和管理水平,成為國內飾品行業(yè)惟一獲此認證的企業(yè)。 今年,新光集團準備先后在墨西哥、巴西開設其第五、第六家境外分公司,以進一步縮短外銷貿易鏈、豐富出口市場。今年一季度,它在歐美市場的出口額下降了20%多,在中東、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卻增長了300%,總出口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3%。 外貿轉型已經成為眾多浙江企業(yè)的應對之策。紹興三和裝飾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朝明介紹說,他們大力開發(fā)新型家紡產品,因此最近拿到美國多家超市的供貨合同。而細心的紹興縣外經貿局副局長汪建中也發(fā)現(xiàn),過去面料門幅主要集中在2.8米以下的大路貨,現(xiàn)在紛紛改為3.3米至3.6米的寬幅,面料企業(yè)主攻的也是“藍海”型的家紡市場。 轉型不僅考驗企業(yè),浙江工商大學教授鄭勇軍認為,世界經濟進入通脹時代之后,對我國的外向型經濟、對地方政府的調控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 金華市委常委、義烏市委書記吳蔚榮介紹說,這幾年來,政府一直有意識地引導企業(yè)走創(chuàng)新、提升之路,不斷調整產品結構,有意識地引導企業(yè)實施多元化出口,在鞏固傳統(tǒng)市場的同時,不斷開拓新興市場。“三年前義烏小商品的出口地為1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如今已拓展至215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