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17日透露,2007年全年共受理價格舉報和價格政策咨詢53.3
萬件。其中,串通漲價、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不正當價格行為逐步成為群眾舉報的新熱點。 群眾舉報的主要問題包括:一是一些經營者趁去年價格總水平有所上漲,市場價格波動較大之機合謀漲價,一些龍頭企業帶頭漲價,業內其他企業跟風漲價。二是個別行業協會協調業內經營者集體漲價。三是經營者散布虛假漲價信息。一些經營者人為編造并且擴散虛假的漲價信息,造成市場價格信號導向錯誤,引起社會恐慌,推動商品和服務價格大幅度上漲。 據介紹,2007年舉報案件數量占前五位的是:客運價格和停車收費、教育收費、房地產價格及物業管理收費、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和成品油價格,五個領域合計查處舉報案件29596件,占查處總數43835件的67.5%。
教育亂收費表現形式多樣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近兩年,國家陸續出臺了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并對貧困家庭學生予以生活補貼的政策。但從舉報情況看,教育收費減免補給群眾帶來的實惠在一些地方被亂收費打了折扣。 群眾反映的主要問題包括: 一是自立項目收費。個別學校違反規定收取“專升本”費。如湖北省某學院2007年收取“專升本”費每人20000元,合計多收84萬元。有的城市中小學還在“一費制”外收取五花八門的費用。 二是收取與入學掛鉤的贊助費、捐資助學費等。如甘肅省兩個學校收取捐資助學款合計1244萬,價格主管部門責令予以清退。 三是超標準、超范圍收費。部分學校違反“三限”規定,超比例招收擇校生,收取高額擇校費。如河南省某市六所小學2007年開學時,違反按學期收取學費的規定,跨學期收取學費合計2236萬元。 四是捆綁收費、搭車收費或強制、變相強制收費。部分學校利用周末或節假日強行補課并收取補課費。這類問題約占投訴舉報總量的60%。如山西省某中學2007年秋季開學違規收取補課費28萬元,當地價格主管部門責令退還。 五是借改制之名亂收費。如群眾反映河南省某縣初中不具備改制條件,強行改制成“民辦公助學校”,收取高額學費。
醫藥價格違法手段更加隱蔽
該負責人表示,醫藥價格舉報案件2004年以來連續四年下降,2007年全國共查處5223件醫藥價格舉報案件,比2006年的6319件減少17.3%。 為逃避價格主管部門監管,一些醫療機構采取了更為隱蔽的價格違法手段。采取的主要形式包括: 一是肢解收費項目重復收費。如某醫院對來院進行黑白B超檢查的舉報人,按肝、膽、胰、脾四個部位檢查并分別收取費用。 二是變相多收費。有的醫院收費不服務或多收費少服務,有的醫院過度檢查,過度治療。如群眾反映北京市某醫院以?朴盟帪槊,對舉報人大量使用名貴藥品;某醫院對所有住院病人,不管是否輸血,均進行艾滋病檢查,收取檢查費用。 三是違反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政策規定。如群眾反映浙江省某市醫療機構在2007年藥品集中詢價競價采購活動中,違反國家藥品加價率政策有關規定,抬高中標價格。 四是醫療機構高于政府定價標準銷售藥品。如某醫院口腔門診部以21.20元價格銷售替硝唑膠囊,比政府規定的14.4元高出47%。有的醫療機構甚至虛報藥品實際購進價,再按15%加價率作價銷售,變相違反15%加價率的規定。 五是植入性醫療器械價格虛高。如患者舉報新疆某醫院“人工關節”價格不透明,為患者植入后告知的價格高出市場價格50%。
房地產和物業服務業價格舉報居高不下
該負責人說,房地產價格和物業管理收費多年來位居舉報數量前列。2007年全國查處房地產價格和物業管理收費舉報案件5272件,與2006年的5624件相當,繼續保持在高位。 群眾投訴的問題包括:部分開發商房價外另行收取已計入開發成本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管道燃氣建設費、燃氣入網初裝費、水電表安裝費、人防費等。中介公司超標準收取評估費、中介費,利用虛假信息騙取中介費、服務費、看房費等。物業公司對普通住宅小區按高檔住宅標準收取物業費,自立項目收取出入證費、電梯維護費、樓道燈電費、裝修管理費等。 此外,該負責人還表示,客運價格和停車收費舉報有所增加。2007年全國查處客運價格和停車收費舉報案件1536件,比2006年增加13.4%,問題集中在節假日客運價格和大中城市停車收費。 同時,成品油價格舉報較為集中。2007年全年查處成品油價格舉報案件1536件,比2006年的1390件增加10.5%,其中10-12月合計查處成品油價格舉報案件1353件,占到全年查處總數1536件的88%。主要原因是10月份后成品油供需矛盾突出,一些經營者趁機加價銷售。
專家建議對非成本推動的漲價要嚴管
現任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顧問的邱寶昌長期關注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近日,他以個人名義向國家發改委遞交建議函,認為部分奶粉企業涉嫌提前散布奶粉漲價信息,其行為違反價格法,建議調查。 邱寶昌還表示,在當前物價上漲的特殊時期,各級價格主管部門一定要認認真真解決價格問題。對于非成本推動造成的物價上漲,跟風漲價,以及通過提前散布漲價信息來影響群眾價格預期等不正當行為要進行干預,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加以嚴懲,這樣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