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4-08 記者:葉建平 實習生:尹乃瀟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父母相繼病逝、跟隨80多歲老奶奶生活的羅開萍、羅開貴倆姐弟,是湖北宜昌市夷陵區霧渡鎮中心學校的學生。幾年來,學校不僅免收了他們的學雜費、書本費、住宿費等費用,每星期還發給他們50元生活費。 像這姐弟倆一樣,夷陵區很多農村娃都成了為解決農村孩子上學難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的受益者。該區在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體制時,安排保障資金2320萬元,同比增長90%,使農村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到100%。 地處長江中上游的宜昌市夷陵區,350平方公里區域的面積中70%屬山區,51萬人口中40萬屬農民。這里的農民長期存在行路難、上學難、看病難、飲水難、就業難、住房難等“六難”問題。區里從去年開始出臺了惠民計劃,讓有限的財政收入在化解民生問題上發揮了巨大作用。財政收支決算表顯示,去年這里全年民生支出總額達到8.7億元,占總支出的比重為77%。其中投入解決“六難”問題的資金達4.03億元,占全區可用財力的44%,財政投入數額和力度均創歷史最高水平。 該區財政局對農村公路建設的投入逐年加大,僅去年投入到農村公路硬化的建設資金就達7427萬元。全區公路通達里程已達到4175公里,農村公路硬化里程達到1700多公里。 在醫療方面,該區實施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使全區6.83萬農民得到1315萬元的醫療補償。為防范支付風險,該區還籌資1416萬元對所有參保人員實行二次大額商業醫療保險,國家公務員和教師實行補充醫療保險,離休干部和傷殘軍人實行醫療統籌。 此外,其它難題也得到了逐步化解。2007年,該區教育支出1.94億元,同比增長50.8%;醫療衛生支出4599萬元,增長8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507萬元,增長37.8%;社會保險基金支出2.22億元,增長23.9%。500多戶住房條件因此得到改善,3萬人用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8000多名庫區移民、下崗人員和老區貧困人員實現再就業。 夷陵區區委書記熊偉表示,今后全區農村合作醫療住院最低補償標準將由目前的30%提高到35%,全區工作重點將放在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建設上,硬化農村公路、解決飲水等問題也將得到進一步解決,“惠民計劃”擬于2010年前基本完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