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首份“中國制造”藍皮書在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揭曉。在這部名為《中國領袖企業對于中國制造的意義》的報告中,一大批知名經濟學家通過對一個世紀以來的全球經濟發展史,尤其是德、日、韓等二戰后崛起的經濟體的全方位梳理,為“中國制造”描繪了一條清晰的“未來之路”。
“中國制造”步入崛起“陣痛期”
2月27日,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家和經濟學家齊聚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共同見證第一份“中國制造”藍皮書的誕生。專家們一致認為,過去一年發生的風波,可以說是“中國制造”向更高水平邁進所必經的“陣痛”。
“40年以前的‘德國制造’、30年前的‘日本制造’、20年前的‘韓國制造’都曾經在全球范圍內遭遇與中國產品類似的風波,在戰勝這些挑戰之后,他們自身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企業實力也發生了質的飛躍”。這份報告的發起者和主持人,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雎國余教授指出,“藍皮書”通過對一個世紀以來德國、日本、韓國這些經濟體崛起的研究發現,在企業走向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都經歷過一個遭遇廣泛質疑與挑戰的“臨界點”。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經過20多年的迅猛增長后,也開始遭遇這一“臨界點”。 “恰恰是在少數媒體鼓噪最熱鬧的時候,國際企業在中國采購得最多”。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院長秦貞奎告訴記者,去年我國企業出口依然呈現增長態勢,一家跨國零售巨頭來到中國,一次就采購了價值一億多元的匯源果汁進入美國市場,刷新了中國果汁行業出口的記錄。
領袖品牌成為升級“突破口”
報告針對“中國制造”面臨的整體利潤率下降、貿易摩擦增多、資源耗費嚴重等共性問題,認為,作為“中國制造”的龍頭,民族領袖品牌的迅速發展與升級,是帶動整體“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并進而在全球經濟發展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關鍵一環。 專家們對比分析了2007年吸引全世界目光的民族食品產業領袖品牌匯源果汁,試圖從匯源果汁與改革開放同步的發展歷程中,總結出“中國制造”的成長規律。 2007年,民族果汁行業領袖品牌匯源果汁,以自己的品質與實力贏得了世界的尊重。遭遇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一個月四次檢查的“特殊待遇”,匯源的品質讓美國專家折服。 “如果我回到美國,再次拿起一瓶果汁來喝的時候,如果我看到這是在中國加工的話,我就會非常有信心,因為我是親眼看到的,我也了解到中國政府,采取了最直接的措施來保證質量安全。”美國衛生部長萊維特的一席話,引起了與會專家們的共鳴。 “是西門子、BMW等國際品牌讓‘德國制造’從一種帶有歧視性色彩的字眼到成為質量和信譽的代名詞,而如果沒有索尼、松下等企業給全球消費者帶來的美好品牌體驗,‘日本制造’也不可能真正成為高科技、高品質的象征!宾聡嘟淌谡f,在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只有一個國家的一批民族領袖品牌真正在全球崛起,這個國家的經濟形象才會有本質提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表示,過去一年,“中國制造”在全球的影響力與份額依然在穩步擴大,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穩健成長的重要推動力!叭鐣紤搫撛煲粋良好的環境,讓這些民族領袖品牌可以迅速成長壯大,讓它們為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