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收支持續雙順差,外匯儲備快速增長的今天,“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是外匯管理的中心任務,也是宏觀調控的重要內容。”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胡曉煉日前撰文如是說。而今年的外匯管理正是沿著年初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所提出的以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為目標,從“推改革、促流出、重監管、抓手段”四方面逐步推進。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走向成熟
“2007年人民幣匯率的變動更加靈活,對美元的升值速度比2006年更快是一個顯著特點。”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教授趙錫軍對本報記者表示。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最新數據,2007年11月的人民幣兌美元的月平均匯率為人民幣7.4233元兌1美元,與2007年1月人民幣7.7898元兌1美元的月平均匯率相比,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上升了大概4.7%。 匯率變動的日漸靈活體現了匯率形成的市場化程度在日益提高。5月18日,央行宣布自5月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的浮動幅度由0.3%擴大至0.5%,這是自1994年以來,央行首次擴大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波動區間。政策出臺后的首個交易日即5月21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就以人民幣7.6652元兌1美元創出新高,較前一交易日大幅走高152個基點。市場在接下來也出現了三個趨勢:相鄰兩日中間價的價差增大;中間價與日內平均交易價的偏離度增大;日內交易價變動幅度增大。 9月,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三季度例會提出“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供求的作用”,“發揮市場供求的作用”前多出“更大程度地”五個字,這在自人民幣匯改啟動當季以來的九次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季度例會中尚屬首次,也讓市場對2008年的人民幣匯率改革產生了新的想象空間。
從“獎入限出”向“均衡管理”邁出一大步
“近年我國境內資金變得相對寬裕,為境內機構和個人開展對外投資提供了基礎,而對外投資政策的不斷放寬,有助于促進國內資金有序進行境外投資,也有助于繼續推進人民幣項目可兌換進程,完善國際收支自我調節機制。”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司長鄒林這樣表示。 2007年,QDII業務進入快速發展階段。3月,《信托公司受托境外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出臺,符合條件的信托公司可募集境內資金審慎進行受托境外證券投資理財業務;5月,《關于調整商業銀行代客境外理財業務境外投資范圍的通知》出臺,商業銀行開辦代客境外理財業務的境外投資范圍被拓寬至股票、股票型基金等金融產品;6月,證監會又發布《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試行辦法》,積極穩妥地組織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開展QDII業務試點工作。根據最新數據,截至2007年9月末,QDII總額度已經達到421.7億美元,實際匯出投資金額達108.6億美元。而2006末,QDII總額度只有190.74億美元。 另一方面,穩妥有序可控地放寬個人對外投資也是平衡國際收支的方式之一。8月,天津市獲準開辦境內個人直接對外證券投資試點,初期可投資香港市場。目前,此項政策正在極其審慎的研究過程中。
跨境資金監管成為“重頭戲”
在“雙順差”和人民幣升值預期普遍加強的背景下,非法資金通過非法渠道進入我國的可能性在加大。胡曉煉曾表示:“加強跨境資金監管是外匯管理的艱巨任務。” 為限制外債特別是短期外債的過快增長,嚴格控制外債規模,3月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于2007年度金融機構短期外債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調減2007年度金融機構短期外債余額指標,明確指標調減的要求及步驟,鼓勵金融機構通過國內貨幣市場拆借、掉期等方式增加外匯資金來源。 另一方面,為防范違規資金利用已開放的貿易渠道流入,國家外匯管理局實行了貿易收結匯分類管理,重點監管收結匯與實際貿易行為明顯不符的企業。 國家外匯管理局同時還嚴厲查處為走私、逃騙稅、賭博、洗錢等違法行為提供資金交易和首付支持的地下錢莊活動。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曾與公安部門合作搗毀深圳一家規模較大的地下錢莊,凍結涉案賬戶55個約420萬元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