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昔日河水利用無節制 今朝痛下決心治生態
    甘肅武威石羊河流域生態治理見聞
        2007-11-01    本報記者:陳俊 朱國亮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一條河流,能負載多重?“超載”會有怎樣的結果?治理恢復又有多難?甘肅石羊河——這條水資源利用率達到150%的河流,正在無情地演繹著這一切。

    武威民勤境內智能化控制的機井。朱國亮 攝

    不堪重負生態惡化 糧食主產區變沙塵源

      發源于祁連山、位于甘肅河西走廊東端的石羊河是一條全長300公里的內陸河,其下游就是今春我國第一場沙塵暴發生地、北方重要沙塵策源地之一的甘肅省民勤縣。
      歷史上,石羊河流域的上游森林茂密,水源充沛,中游泉涌處處、溪流汩汩,下游湖水蕩漾,蘆葦叢生。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下游地區仍是甘肅農業的精華地帶,是甘肅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
      但如今,流域生態卻嚴重惡化。河流斷流,大部分泉眼消失,地下水下降到12至28米,難以維系植物生長。最下游的民勤表現最為突出,在民勤湖區,當地老百姓告訴記者,人畜飲用水來自地下300米,湖泊在最近幾十年內幾乎完全消失,被沙漠逐漸覆蓋。
      民勤縣林業局負責人路林平介紹,民勤人上世紀70年代營造的幾十萬畝沙棗林大部分枯死,現已所剩無幾,數百萬畝沙生植被也在不斷退化,綠洲呈現持續萎縮之勢,原本被民勤綠洲分割開的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已連為一體。
      伴隨著生態惡化,大量百姓背井離鄉。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民勤生態惡化最嚴重的湖區已陸續移走3.2萬人口。記者在這里看到,一些村莊已空無一人,變成廢墟。據民勤扶貧部門提供的數據,民勤湖區的西渠、東湖、收成、紅沙梁四鄉鎮還剩有7.7萬人,而貧困人口卻占到約5萬人。
      生態的惡化與水資源的過度利用密切相關。同上世紀50年代相比,流域人口翻了三四番,達到226萬多人,耕地也翻了幾番。為了灌溉,河流上游20多座水庫將河水層層攔截。與此同時,上游源頭地帶也因為超載放牧、挖礦以及上千平方公里草地被墾殖,水源涵養功能減弱,來水大幅減少。兩方面原因導致流域水資源毛利用率達150%以上,遠遠超出河水的合理利用率。

    武威民勤境內被關閉的機井。朱國亮 攝

    地下水下降 農民含淚關井壓田

      “決不讓民勤變成第二個羅布泊”。走進民勤,這一醒目標語就映入記者眼簾。石羊河流域重要的生態區位及其惡化狀況,引起了中央領導和社會的廣泛關注。為遏制石羊河生態惡化步伐,自去年以來,石羊河主要流經地甘肅省武威市陸續推出一系列措施,開始了大規模的生態綜合治理探索。
      然而,這卻是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也許這就是生態破壞后要付出的代價。對此,民勤縣中渠鎮煌輝村村民葉金秀深有感受。今年初,政府封閉了村中的機井,家中12畝地被迫全部棄耕。
      因為河流斷流,湖泊干涸被沙漠埋沒,原本住在民勤青土湖畔的葉金秀一家,現在變成了離風沙線最近的人家,也是煌輝村四社僅剩的兩戶人家之一。雖然,葉金秀十分理解政府的做法,但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她說:“如果種棉花,一畝地就是2000多元的收入,關井的時候,誰不掉眼淚?”
      按水資源承載能力,民勤縣最多只能種植30萬畝地。但現有耕地是承載量的4倍。為彌補河水的嚴重不足,民勤每年超采地下水達到4億立方米左右,導致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涼州區雖處中游,但河水仍不足,每年同樣要大量超采地下水。
      因此,武威市今年在石羊河中游的涼州區和下游的民勤縣斷然采取了關閉機井、壓減耕地的舉措,并為此于年初專門抽調了上千名干部駐村入戶,做農民思想工作。目前,兩地已關閉1170多眼機井,壓減耕地約15萬畝。
      記者近日采訪看到,在民勤的一些關井壓田區域,梭梭、蘆葦等植被長勢喜人,放眼望去,已經有了連片的綠色。但關井壓田在短時間內使農民收入減少幾乎也不可避免。在民勤縣宋和村,村民張開珍告訴記者,原來他種著12畝地,今年因為關井壓田,只種了5畝多。她說:“這兩年行情好,如果種棉花、洋蔥,1畝地有1000元左右的純收入。但今年的損失肯定是無法挽回了,就看政府能不能補助些。”
      按照民勤的關井壓田計劃,到2010年,將關閉灌溉機井共3000眼,壓減耕地近40萬畝,這也意味著當地農民人均要減少約1畝半土地的收益。

        甘肅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農民在搭建大棚。朱國亮 攝

    提價促節水 水權改革艱難闖關

      石羊河流域水的利用效率也極低下,全流域70%以上的農田仍沿用常規的灌水技術和耕作方式。因此,武威市一邊關井壓田,一邊全面推進水權制度改革。但在農民家底普遍較薄、農業基礎依然落后的石羊河流域,農民的負擔也因此增加。
      武威市水權改革的通行做法是先定總量,然后確定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生態用水的比例,再將占用水總量85%以上的農業用水層層分配到戶,頒發水權證書,并在村組建立農民用水者協會,農戶憑水權證到用水者協會購買水票澆地。如果農戶節約用水,多余的水票可以向其他人出售;相反,如果不夠,就得高價從協會或其他農戶手中購買。
      永豐鎮永豐村是涼州區最早進行水權改革的試點村,村支部書記李忠舉對水權改革帶來的變化感受頗為深切:“過去,澆水就像吃‘大鍋飯’,反正水費全村人分攤,大家都盡可能多澆,跑水了也沒人管。現在,水分配到戶,多用多交錢,大家都算計著用,水流到哪,人走到哪,自覺清淤、修渠,生怕堵水、漏水。”2004年,這個村的用水量高達248萬立方米,而水權改革之后,2006年總用水量就下降到189萬立方米,兩年下降了59萬多立方米。
      記者了解到,水改意義堪比當年的分田到戶,不僅農民澆水更用心了,還不得不放棄部分地力較差的土地,減少耗水大、效益低的種植方式和農作物。然而,水權改革之后,農民在灌溉上的費用也明顯高了,農民同樣要做出巨大的犧牲。
      永豐村這兩年來節水59萬多立方米,可是畝均水費卻節節攀升。“過去用水雖多,但一畝地水費不過60至80元,現在1畝地水費卻要120元左右。”永豐村村支書李忠舉說,“短期內農民用水少了,水費卻高了,幾乎把這兩年糧食價格上漲的好處和國家免稅費的好政策都給抵消了。”
      涼州區水利局副局長孫喜明說,水權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提高水價,迫使農民節水,這也是無奈之舉。從今年起,涼州區將水價由過去的0.08元/立方米提高到現在的0.11元/每立方米,并計劃2010年提高到0.141元/立方米。水權改革不僅農民要犧牲,政府也要投入巨額資金,用于計量設施和渠道建設。

    日光溫室建設急 農民貸款干部捐資

      記者日前沿石羊河流域自下而上采訪,處處看到連片搭建的日光溫室。據介紹,中下游的涼州區和民勤縣計劃分別建起1.2萬畝和1萬畝的日光溫室,而上游的古浪縣和天祝藏族自治縣計劃各建立5000畝日光溫室。武威市的目標是要讓每個愿意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種植的農戶都至少有一座日光溫室。
      建設日光溫室的目的是為提高單方農業用水的效益,讓農民不因關井壓田和水權改革而減少收入,并能從此走上持續發展之路。目前,石羊河流域用水量的80%以上是傳統農業用水,耗水多,效益低,如民勤,單方水GDP產出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約1/10。
      涼州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副主任趙斌說,目前,當地大田單方水的效益只有8元,而日光溫室可達25元。大力發展多采光、少用水、少占地、高效益的設施農業,可以改變現在廣種薄收的局面,將更多的土地退耕還林還草,進而鞏固關井壓田和水權改革的成果。
      然而,建設日光溫室首先遭遇的就是資金難題。1座1畝左右的日光溫室,從搭建到植苗,在武威當地至少需要1.8萬元,許多農民家庭建不起,只能靠政府補貼和銀行、信用社貸款。在石羊河源頭祁連山林緣地帶的天祝縣哈溪鎮,正在建日光溫室的友愛村村民呂玉新告訴記者,建1座棚,政府不僅直接補貼他3000元,還幫他解決6000元貼息貸款。
      許多農民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而各縣區的“吃飯財政”也難以應對巨額補貼,有的只得讓干部“捐資”。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涼州區和民勤縣動員機關事業單位的干部通過幫扶、借錢、入股等方式資助農民建日光溫室,一個干部需要拿出一兩千元,有的鄉鎮甚至直接從干部工資中扣除。
      除了籌資,大規模日光溫室建設還面臨著巨大的市場風險、政策風險。一些基層干部擔心說,這樣大規模建設日光溫室,農民技術能否掌握?果菜能否暢銷?這些日光溫室主要是在行政推動下迅速建立起來的,一次性投入又非常高,一旦市場出現“賣難”,群眾的收入預期不能實現,政府將如何處置?

    移民搬遷難舍家園 治理生態決心下定

      甘肅省水利廳副廳長劉斌介紹,聯合國沙漠化會議曾將防止沙漠化擴展的適度人口密度規定為每平方公里干旱地區7人,半干旱地區為20人,而石羊河流域卻高達52.4人,人與資源的平衡點被嚴重突破。
      移民減人是石羊河流域治理中的另一個重要舉措。然而這同樣遭遇到了難題。一是遷往哪里?現今,周邊地區和省份都在禁止移民開荒,移民已無處可移。二是即便有地可移,可對農民來說,不僅故土難離,而且搬一次家,傷一次“元氣”。
      為了在民勤湖區形成一個無人區,讓生態自我修復,民勤將境內大小農場全部收回,計劃將湖區農民逐步遷往這些農場。就這樣的縣內移民,不少農民都告訴記者不想走,西渠鎮字云村村民徐光文說:“搬一次家太不容易了,就算政府免費把房子建好了,路修好了,住進去還得好多錢,地也得整理好多年。”
      “砸鍋賣鐵,決不讓民勤成為第二個羅布泊!”這是民勤湖區另一則醒目標語,這表明了地方政府治理生態的決心,但同時也顯示了治理的難度。武威當地一些干部反思說,破壞容易,治理難,對于那些為了發展,走“先污染或先破壞生態環境后治理”之路的地區,石羊河是最好的警示案例。

      相關稿件
    · 排污最高罰款額無異自縛環保手腳 2007-10-31
    · 藤條燈環保時尚 頗受消費者青睞[圖] 2007-10-31
    · 第八屆“福特汽車環保獎”近日在北京頒獎 2007-10-31
    · 新節能法通過"照顧"節能環保產業 2007-10-29
    · "綠色手印"奧運環保先鋒涂鴉活動舉行 2007-10-26
     
    1000部羞羞禁止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最近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欧美性色一级在线观看
    <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生交大片免看| 爱情岛论坛网亚洲品质自拍| 日日夜夜天天干| 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红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色屁屁www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欧美一卡2卡3卡4卡免费| 国产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www.人人干|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思思99RE99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肥胖 | free哆啪啪免费永久| 欧美成年黄网站色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日本xxxxx高清视频|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喷水|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嫩草影院在线入口|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91大神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国产夫妻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拍拍夜夜出水|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日本在线xxxx|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午夜免费一级片|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极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色在线观看| а天堂中文地址在线|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