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9-11 記者:劉謹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據新華社成都9月10日電
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局局長傅伯杰在成都召開的第四屆國際泥石流大會上透露,中國約有7400萬人不同程度地受到泥石流的危害和威脅,但40余年的艱辛科研之路亦在減災防災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中國是一個多山國家,復雜的地質條件、獨有的地貌特征、多樣的氣候因素、密集的人口分布和人類活動,導致本國泥石流發育廣泛、暴發頻繁、危害嚴重,是世界上泥石流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傅伯杰說:“中國山(丘)區面積約占陸地國土面積的2/3,居住了全國56%的人口。全國有1583個縣(市)長期受到泥石流災害的困擾,約7400萬人不同程度地受到泥石流的危害和威脅。” “中國的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災害主要受青藏高原隆升和季風氣候的影響較大,治理難度也很大。”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所長鄧偉介紹說。 中科院向記者提供的材料顯示,中國每年發生數千起泥石流災害,1995年至2006年,全國泥石流、滑坡等突發性災害共造成12000多人死亡或失蹤,直接經濟損失在80億元以上,并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雖然面臨比較嚴重的泥石流災害威脅,但中國經過40余年的研究與探索,在泥石流減災防災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傅伯杰介紹說,中國已對100多條災害嚴重的泥石流溝進行了治理,積累了較豐富的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減災、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