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8-30 記者:文婧 實習生:王靜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隨著貿易和投資的開放、政府采購市場以及金融領域的開放,我國正進入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新階段。”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在日前于北京舉行的“韓國投資政策與實踐研討會”上表示,“面對人民幣匯率升值、貿易摩擦、內外經濟失衡等開放帶來的新挑戰,我國鼓勵本國企業
‘走出去’,并積極調整外經貿政策以及實施跨國經營戰略,以形成內外需協調發展的開放經濟。”
面對人民幣匯率升值、貿易摩擦、內外經濟失衡等壓力,張燕生表示:“我國正處于矛盾集中出現的時期,在外經貿政策方面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認真的貿易和投資激勵機制的清理、調整和改革,重點是把創匯引資型鼓勵政策調整到國際合作、自主創新、科學發展的軌道上來。” 他認為,一是調整“獎出限入”的外貿制度,包括對加工貿易、出口退稅等政策進行調整。二是調整FDI政策,FDI與出口共同支撐雙順差。三是調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及資本項目管理政策。 張燕生表示,在出口增長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資源能源、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高端服務進口,為有形貿易、轉口貿易和離岸貿易的發展帶來機遇和商機。在保持FDI平穩增長的基礎上,加快企業“走出去”建立全球生產體系,為國內融投資平臺的發展和深化奠定堅實的實業基礎。在推進匯率、利率、貨幣市場基礎改革的同時,調整外匯儲備規模和結構,為發展中國匯市、股市、期市、債市以及人民幣離岸中心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在保持外需增長勢頭的基礎上,擴大內需,尤其城鄉消費和私人投資,為生產性服務、消費性服務及專業服務業的發展帶來更廣闊的市場前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