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7-24 記者:林嵬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鄭州電
河南是農機大省,農用機械總動力居全國第三位,小型拖拉機數量居全國第一位,占全國總數的19.5%。河南小型農機的普及,曾為實現農業初級機械化作出了較大貢獻,但由于小型農機功能單一,一些常用農機遠遠超過實際需要,造成大量農機閑置,出現“雞多不下蛋”局面。 國家統計局河南農調總隊農在尉氏縣調查發現,農戶四輪拖拉機、小手扶等農業機械的擁有率達80%,但年平均使用不到20天;新蔡縣農戶擁有的農機一年最多使用兩次,每次作業時間不超過15天。 據內黃縣農機局介紹,內黃農民手里擁有排灌機械31000多套,每套機械承擔的澆地任務僅23畝,一般情況下三天澆一遍,正常年景一年只用兩次。 農民大量投錢買農機,使資金支出結構失去平衡,互相攀比的結果影響了對農業生產的再投入。 河南農調總隊專家指出,目前,大中型拖拉機多功能機具和聯合收割機的快速發展,使得小型拖拉機及機具越來越不適應農業向集約型、聯合經營型發展的趨勢,農業機械結構不合理已明顯表現出來。如果不重視開發、拓展小型農業機械的功能,勢必造成大量小型農業機械的永久性浪費,使農民受到較大經濟損失。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