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外一家公司推出了一款專為老人設計的手機,大字體大屏幕,按鍵接觸面積相比普通手機要大出30%,方便老人撥號或者編寫信息,而且內置多組快速撥號鍵,可以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一鍵撥打求救電話。(本報資料照片) |
“我早就想買個數碼相機,還特意在老年大學里選了相關課程,”一位58歲的退休老大爺告訴記者,“但我走了很多店鋪,也沒買到十分可心的數碼相機。”盡管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渴望數碼時尚生活,但眼下多種多樣的數碼產品幾乎都是為年輕人設計的,廠商忽略了一個潛在的購買人群——銀發族。
數碼裝備豐富晚年生活
“我父母比我還時尚,手機、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MP3等,他們一樣都不少。”一位在媒體工作的李小姐告訴記者,她父母退休后生活非常清閑,經常出去旅游,因此,對數碼產品的需求也與日俱增。
“老年人是挺渴望進入數碼時尚生活的,現在的老年人可和以前不同了。”李小姐說。事實上,對于一部分退了休的老年人來說,眼下的生活較為輕松——子女已成家立業,不用再為培養子女而奔波。
除了擁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老年人的收入也較穩定。“我父母是老干部,他們退休的工資比我的還高呢。”一位年輕的公務員說。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一些老年顧客的消費能力并不比年輕人弱,多數年輕人是“打腫了臉充胖子”——為了虛榮購買先進的產品,而老年顧客則比較追求品質,且擁有較高的購買實力。
事實上,有時老年人對數碼產品的潛在需求較年輕人更強烈。“退休的老人一般比較孤獨,他們也想通過聽MP3、玩電腦游戲、拍照攝像來享受晚年生活,并且,他們不甘心落后于時代,他們還很享受追求時代潮流帶來的成就感。”李小姐說。
想買合適產品并不容易
記者在走訪了北京幾家數碼產品大賣場后發現,市場上的數碼產品多是為年輕人設計,追求炫、酷、輕、薄、時尚,其對“概念”性設計與“概念”性技術的追求已超出了產品的基本功能。而對于老年人需要的簡單功能、實惠價格、易于操作的產品卻少之又少。
“年輕人都喜歡新的東西,數碼產品就是在迎合年輕人的這種需求,快速推出新品,這是數碼行業與傳統行業的一個本質區別。”一位佳能相機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如今的數碼產品在功能上追求細分化、多樣化,如手機要融合拍照、聽歌、上網等功能,外觀上追求時尚感,如數碼相機越來越小巧,外觀設計要夠獨特,但這些產品與老年人的要求相去甚遠。
“我想選一個具有防抖功能、屏幕大、功能簡單、操作容易、外觀大方的數碼相機,但即使這些需求并不過分,我也很難找到合適的產品。”一位老大爺抱怨道,市場上的產品操作起來并不簡單,他擔心自己不會使用。“一些按鈕都是英文的,菜單也是英文的,即使是中文的,字也太小。”
廠家應抓住新商機
“廠家應為老年人設計更多的數碼產品。”一位市場人士認為,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群體。
據調查,我國老齡化趨勢在增強,且老齡化速度已快于全國總人口增長速度。據聯合國發布的相關數據,預計到2020年,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將達1.67億人,即全世界四個人中就有一個是中國老人。
“老年人需要為他們設計的產品,這對于廠家來說是個潛在的市場機會。”市場人士告訴記者,目前老年人選購數碼產品并不容易,首先,怪異的外形與老年人的審美不相符,其次,復雜、個性的操作令老年人無所適從,另外,多種個性功能復加在一起并不符合老年人的實際需要,他們不愿為此多花冤枉錢。事實上,老年人對數碼產品的要求并不高,大屏幕、大字號、中文菜單、操作簡單,正如一位老人向記者表示的:“我希望未來的數碼產品都能像傻瓜相機一樣便于老年人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