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4-12 本報記者:陸文軍 張樂 裘立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達能11日在上海表示:已正式向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發出通知函,要求其在30天內與達能方面共同協商履約。否則,達能方面將自動啟動法律程序,就其違約責任提出正式訴訟。
達能集團董事會董事、達能集團亞太區總裁范易謀稱,達能方面已經給合資企業的董事長宗慶后發出了一份通知,準備以合資公司銷售公司的名義,向非合資的銷售公司提出法律訴訟。“如果從我們發出信函30天內公司管理層不采取任何行動,30天后這個法律程序將被啟動。”他表示。
范易謀說,“我們將以合資公司的名義進行行動。”他認為,達能這樣做是要保護自己的資產以及整個合資公司的資產。但他同時也表示,這并不就意味著達能在30天期限超過后就立刻提出起訴。“達能會保留我們所有的權利,來確保我們的合同在此期間能夠按法律得到實施和執行。”
在發布會上,達能還公布了1996年雙方簽署的合資協議,希望以此來證明合資公司獨家擁有對娃哈哈品牌的使用權。“這個文件已經很清晰地、強有力地證明了,我們的確是跟他簽過這樣的合同。”
“合同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將娃哈哈名稱轉移到合資企業”,范易謀強調,這個合同充分肯定了達能對商標的使用具有正當的權利,它受法律保護,同時也具有執行效應。
此前,宗慶后為了表示對達能并購行為的不妥協,稱已做好“另起爐灶,另外建立品牌”的最壞打算。對此,范易謀表示吃驚。他批評宗慶后這種態度“對于過去十年當中,對于相信和信賴娃哈哈的經銷商而言,對于娃哈哈的員工和全體的中國消費者而言,都是不負責任的”。他批評宗慶后利用公眾輿論以達到個人的一些目的。
發布會上,有媒體以達能和光明的合作為例,質疑為什么達能多次在合同中設置一定的條款,當對方違背了條款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達能才提出來進行相關的行動,然后以此來爭取增持這個合資公司的股權。
對此,范易謀稱,達能只是“到最近才注意到了這樣的一個情況”。他說,娃哈哈的這些非合資企業,都是沒有經過認可所成立的,如果沒有經過調查,他沒有能力知道這些非合資的企業被建立。
范易謀稱,中國是達能“非常重要的一塊業務”,并表示希望在未來,中國仍然能成為達能業務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塊。2006年,達能公司在全球的稅后整體利潤是10億歐元,也就是100億元人民幣,其中亞太地區占了20%。但范易謀不愿意透露達能去年在中國獲得的收益。
但他認為,達能從與娃哈哈的合資公司那里獲得的收益,僅占到達能全球總收入的不到3%。所以,此次與娃哈哈的糾紛,“對于我們來講是一個機遇,而不是一種威脅。”
但法國Ixis分析師迪賈德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卻表示,娃哈哈是該集團在中國發展的基石,通過它,達能才得以創造其12億歐元中國營收中的大部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