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珠三角地區許許多多隱性富豪一樣,63歲的名冠集團董事長莫志明是那種在人群中誰也不會注意到的普通長者,但他卻被稱作是東莞的“14星”企業家。因為他旗下的酒店集團,在東莞已經開辦了兩家五星級酒店和一家四星級酒店,位于江門的一家五星級酒店也在建設中。
1996年,由莫志明建設的中國第一家鄉鎮四星級飯店,也是東莞第一家由民營企業家投資的高星級飯店金凱悅大酒店,在東莞市寮步鎮正式營業,開創了東莞民間資本進入飯店業的先河。
10年來,東莞星級飯店業以其驚人的發展速度,創造了中國飯店業發展歷史上的奇跡:僅有2645平方公里、由32個鎮組成的東莞市,民營飯店業提速狂奔,形成了中國最集中、條件最好、規模最大的飯店業產業集群。
到目前為止,東莞市的星級飯店總數達到95家,其中,五星級飯店15家(還有一家計劃擁有2588間客房、中國最大的五星級飯店已進入籌備建設階段)、四星級飯店25家。在東莞規模巨大的飯店業產業集群中,有超過250億元的民間資本投入,占據了東莞市整個飯店業投資的95%。
東莞市因而成為全球星級飯店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擁有五星級酒店的數量僅次于中國最重要的城市北京和上海。

先行者的機會
莫志明的經歷是東莞民營酒店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1996年至1999年,東莞民間資本對飯店業的投資還處在醞釀和觀望期。東莞民營資本最初進入東莞飯店行業的原因直接而簡單,甚至有些盲動,但他們往往帶有最敏銳的市場直覺。
東莞金凱悅大酒店的投資者莫志明,1985年從中學校長的位置上辭職下海,開始在大量吸引外資、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東莞市開展工業建筑業務,到1994年已有一億多元身家。
莫志明坦言,面對如此巨大的財富,不知如何是好。“當時就想干脆建一家飯店,租給別人管理。”等飯店建好后,有經驗的酒店管理者聽說酒店在東莞市寮步鎮都不愿前往,莫志明真有點兒不知所措了。
由于經常在深圳羅湖接送香港和海外的客人,莫志明對深圳的新都酒店非常欣賞,于是前往邀請酒店管理者來東莞。當新都酒店的管理者來到已建成的金凱悅大酒店時,驚訝地發現:這個建設優良、裝飾考究的酒店,居然只有客房,而沒有后勤設施。問及莫志明,回答居然是:“不知道酒店的建設除客房之外還有其他。”
但因為存在市場需求,金凱悅大酒店開始營業后,仍然旅客盈門。主要的客人是來東莞投資、做生意的外資企業老板、東莞本地的商人,還有一些企業、政府招待的投資者,生意異常興隆。不僅如此,金凱悅大酒店還成了寮步鎮政府以及附近各鎮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接待、談判的最佳場所。
寮步鎮是東莞韓國企業最集中的鎮。當時,韓國著名企業南亞電子在寮步的投資事宜洽談了很長時間,韓方一直猶豫不決。當南亞電子大老板從韓國再次抵達東莞時,寮步鎮有關部門便安排其入住金凱悅大酒店,當韓國投資者得知,寮步鎮除了有金凱悅大酒店這樣的高星級酒店外,還有高爾夫球場時,當即將在寮步鎮的投資拍板確定。
金凱悅大酒店的成功,不但使民間資本對東莞飯店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使東莞很多鄉鎮的政府領導感受到了興辦高星級飯店對招商引資巨大的推動作用,開始積極推動民間資本在飯店業的投資。
民企的戰略轉型
隨著東莞民營酒店業近10年的高速成長和整體水平的迅速提升,民營資本的投資動機已經從最初的機會型決策向戰略型決策演變。
與莫志明一樣,放棄鐵飯碗下海經商的東莞三正半山酒店的投資者莫浩棠,初涉飯店業也是源于最樸素的考慮:容易駕馭和經營,現金回籠快。
當時東莞市橋頭鎮有一個外商俱樂部,也就是現在的蓮湖度假村。雖然規模不大,但酒店環境不錯,在周邊的口碑也很好,只是經營不善,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精明強干的莫浩棠感覺機會難得,便與當地政府協商,承包酒店。實踐證明莫浩棠的判斷是正確的,接手不到兩個月便開始掙錢了。
蓮湖度假村的牛刀初試,使莫浩棠在業內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促使他繼續在東莞飯店業尋求更多的發展。

10年來,東莞星級飯店業以其驚人的發展速度,創造了中國飯店業發展歷史上的奇跡:僅有2645平方公里、由32個鎮組成的東莞市,民營飯店業提速狂奔,形成了中國最集中、條件最好、規模最大的飯店業產業集群。經濟參考報資料照片 |
東莞樟木頭鎮當時在三正半山酒店現址修建了一棟樓,建成封頂之后,因缺乏酒店管理人才,一直閑置,便希望莫浩棠收購、管理。2000年,東莞樟木頭三正半山酒店正式營業,對東莞飯店業的發展具有歷史性的推動作用。
與此同時,莫志明的名冠集團在東莞投資興建的第二家金凱悅品牌的飯店,位于東莞鳳崗鎮的五星級酒店也開始投入使用。
“這些年的實踐,讓我們多少找出了一些規律性的東西。”莫浩棠說。“經濟的發展,讓人民的生活水平、消費水平提高了,普通的物質生活需求得到滿足以后,肯定要有所突破,人們不會再長期滿足于在家里吃得好一點、穿得好一點,這就是為什么發達國家的旅游產業占據國民經濟較大比例的一個原因。中國的未來也會如此,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我們已經介入進去了,進入了這個產業領域,而且對行業已經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有了這樣基礎,就應該把它做成我們的優勢,而不僅僅停留在原來機會投資的層面了。”
對于在廣州、深圳的“擠壓”下如何形成更好的競爭優勢,莫浩棠也有自己的經營之道。他說:“在運作成本及投資成本上,東莞都要比廣州、深圳低很多,價格上會有一定的優勢,再加上能夠提供到位的個性化服務,客人還是會選擇到我們這里。”
“我們這里有很多到香港開會的旅客,會選擇下飛機后到我們這里住,到最后開會的時候才會去香港,因為在香港住一個晚上和這里住一個晚上的性價比相距甚遠。”
以三正半山酒店為代表的民營企業的介入,代表了東莞飯店業高速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從2000年到2004年間,民間資本大規模進入,飯店投資出現井噴,形成了頗具規模的東莞民營飯店產業集群,形成了引人矚目的中國飯店業發展進程中的“東莞現象”。
以“南派服裝之城”聞名中外的東莞市虎門鎮,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成功地承接香港及東南亞產業的第一大轉移后,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服裝制造業的重鎮,一年一度的“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更是國內外客商最為關注的行業展會之一。
2001年,在虎門鎮相隔不到1500米的區域內,出現了兩家五星級飯店——東莞豪門飯店和東莞龍泉國際大酒店,一時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雖然兩間酒店距離不遠,但迥然不同的風格和市場定位,使二者都取得了優異的業績:以“進了‘豪門’如同置身歐美,推開窗戶才知道身在東莞”聞名的東莞豪門飯店,入住的幾乎是清一色的國際客人,入住率更是高達80%以上;而東莞龍泉國際大酒店則以會議接待見長,擁有的20多間大型會議室,常常被預訂一空。
2005年至今,民間資本的投資開始趨于理性,對飯店業的投資開始由東莞市內向東莞以外發展,民營投資者在飯店投資時更加注重飯店的品牌建設和文化內涵。從“投機”到“投資”、從“氣派”到“氣質”,一字之差卻突出地反映出東莞民營飯店10年來的發展與變化。
管理的效益
人們往往會說,政府主管部門決定一個地方行業的發展——政府部門對它所管理的行業認識有多深,這個行業的發展就可能有多快。東莞市旅游局局長李善奴卻說,政府的權威,不能建立在公章和紅頭文件上。
面對不斷涌現的民營飯店,李善奴于2000年11月15日在《東莞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東莞酒店業現狀及發展初探》的文章,提醒東莞的民間投資者“入市”要冷靜,然而這并沒有阻擋住民營資本進入東莞飯店業的滾滾洪流。
因此改變政府的管理職能,為入市者提供更有效的市場指引,就成為了政府的分內之責。李善奴說,政府雖然不能決定民營資本在市場上的投向,但是能為他們提供決策的信息和依據。如此,不僅抑制了投資者的盲目攀比心態,也使一批有特色的低星級飯店改變了東莞市星級飯店結構失衡的狀態。東莞市旅游局促使投資者在飯店的類型和客源市場上進行細分,有效地避免了過分雷同而造成的惡性競爭。
不僅如此,東莞市旅游局以飯店評星促進行業管理,加快評星的步伐,幫助飯店合理配置功能,完善管理體系,提高服務水平。在此過程中,東莞市旅游局也在東莞飯店業中建立了非一般行政意義上的威信,為旅游局的行業管理搭建了一個堅實的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