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6-11-06 記者:丁銘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呼和浩特電
經過一年多的試運行,中國第一個橫跨“歐亞大陸橋”的國際集裝箱專列已正式開行。
這列被命名為“如意號”的呼和浩特至法蘭克福國際集裝箱專列,共裝有100個國際標準集裝箱,運行路線橫跨“歐亞大陸橋”沿線的六個國家,運輸周期約15天,運輸全程上萬公里,是目前國際鐵路集裝箱聯運營運里程最長的線路之一。
據呼和浩特鐵路局外經集團公司總經理楊俊杰介紹,“歐亞大陸橋”是指連接遠東地區港口和荷蘭鹿特丹港的鐵路運輸線。中國境內共有三條“歐亞大陸橋”:即由大連港經滿洲里到鹿特丹,由天津港經二連浩特到鹿特丹,由連云港經阿拉山口到鹿特丹。
然而,由于歷史、政治、經濟等多方面原因,過去,這三條大陸橋的國際聯運業務最遠只開通到東歐國家。“如意號”專列的開行,是中國首次將國際聯運業務延伸到西歐國家,也是首次打通“歐亞大陸橋”。
“如意號”專列于2005年3月1日試運行以來,現已開行了13列。專列采用20英尺集裝箱,裝運貨物為焦炭、莫來石、小百貨等。其中焦炭運往德國杜伊斯堡,莫來石發往斯洛伐克,小百貨運往捷克、羅馬尼亞等國。截至目前,“如意號”專列貨運量已達620標準箱12400噸。
“如意號”專列開行的最大優勢是運輸時間短。呼和浩特鐵路局如意國際物流園經理郭建告訴記者,從呼和浩特到杜伊斯堡僅需14天半,若通過海運再加上陸路運輸,則需要40天以上。
郭建說,過去,中國與歐洲間的進出口貿易主要通過港口海運,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多從天津等港口起運,運輸周期約60天,時間長,成本高。“如意號”專列開行后,運費在與海運相當的情況下,單程運輸時間縮短了16天,極具競爭力。
“如意號”專列的開行引起了各地的廣泛關注。目前,已有內蒙古、寧夏、甘肅、浙江、廣東等地的客商到呼和浩特市洽談產品出口歐洲的事宜。其中,內蒙古的稀土、焦炭、莫來石,甘肅的油菜籽,廣東的針織品等,已通過“如意號”專列運往歐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