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經濟不景氣,有份工作是件幸事,即便其不盡如人意。 美國知名研究機構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5日公布報告,揭露勞動者這份“失意”:僅45%從業者滿意自身“飯碗”,為聯合會有記錄以來最低水平。 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5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僅45%美國人滿意自身工作,為聯合會1987年開始此類民調以來最低水平。這一比例低于金融危機爆發的2008年。當時的民調顯示,49%的美國人認為,工作令人滿意。早在1987年,這一比例為61%。 聯合會說,25歲以下從業者滿意度最低。 另一方面,工作帶給從業者的安全感也在下降。僅43%的從業者認為,工作讓他們感覺安全。這一比例低于2008年的47%以及1987年的59%。 對于工作滿意度下降,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認為,金融危機是原因之一。美聯社說,經濟出現自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不少民眾一時難以找到合適自己且富挑戰性的工作,直接影響到工作滿意度。 此外,對工作不感興趣、實際收入下降和醫保費用猛增也是數據背后的重要原因。 聯合會數據顯示,1987年首次民調時,近70%的受訪者對工作感興趣。到現在,這一比例降至51%,同樣創下22年來最低值。 薪酬方面,聯合會成員和經濟學家認為,經歷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增長后,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美國家庭實際收入在下降。相反,個人投入的醫保費用則在上升。 盡管金融危機影響客觀存在,但聯合會提醒,民眾工作滿意度20多年來呈現總體下降趨勢。經濟學家認為,不滿情緒若得不到逆轉,老員工將不再樂意花時間與職場新人分享經驗和工作技巧,工作氛圍將更令人不快。報告作者之一、聯合會消費者研究中心負責人林恩·佛朗哥警告說:“工作滿意度日益下降帶來的真正煩惱是,這會影響美國勞動人口競爭力和經濟增長,且全是負面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