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11-27 作者:本報駐華盛頓記者 劉麗娜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本報資料照片 | 盡管美國第三季度經濟恢復增長,但金融危機影響遠未終結,仍在擴大的銀行倒閉風潮就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現象。目前,美國政府及監管機構正在加強和改善監管,以避免更多銀行倒閉。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1月20日,美國倒閉銀行為124家,僅第三季度,銀行倒閉數就達55家,創1990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高紀錄。截至9月底,在FDIC的“問題銀行”清單上,552家銀行榜上有名,遠多于今年6月底的416家。歷史經驗顯示,上了這一清單的銀行有約13%會以倒閉告終。如果從2007年中期算起,因這場金融危機倒閉的銀行迄今已達150多家。目前美國銀行賬上超過90天或者更長時期的逾期貸款率為4.9%,創下26年新高。 這次銀行倒閉風潮有一個特點,即大多為中小型銀行。在本輪金融危機倒閉以來的150家銀行,從數量上在全美8100多家銀行當中的比例還不到2%。從資產比重上也只占較小份額。在奧巴馬政府看來,這些中小型銀行不具有“系統性風險”,即使是倒閉數量可觀,但這些倒閉銀行加起來也遠遜于一家大型銀行的重要性。尤其是,中小型銀行通常專注于本地業務,在經濟和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它們不具備國際影響力。 從宏觀角度分析,銀行倒閉風潮的產生正是這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的產物,是本輪房地產泡沫破裂的結果。在金融危機打擊下,銀行業首當其沖。 深陷危機的商業地產業是拖累銀行業倒閉的主要禍源。穆迪商業地產價格指數顯示,與2007年的峰值相比,美國商業地產價格迄今已下跌41%。投資公司ING
Clarion
Partners認為,從目前到2012年,美國有價值1.4萬億美元的商業地產貸款將到期,其中有大量貸款為2007年所貸,而當時正是“有毒資產”最嚴重的時期。由于投資者原先對市場的預期不切實際、投資者層級過多,加上前些年價格上漲過度,以及市場可能存在欺詐行為等,商業地產市場的亂攤子極難清理。美國房地產研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肯尼思·里格斯說,商業地產市場在2020年之前都不會完全恢復。 若再細究,美國銀行倒閉風潮的原因可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在于銀行自身。倒閉的銀行和問題普遍屬于對經濟形勢判斷失誤,投資不當,特別是在房地產泡沫吹大時卷入大量不良商業地產貸款。據銀行業研究機構Foresight
Analytics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全美8100多家銀行當中,有大約2200家銀行(從老工業區的社區信用機構到中型的地區銀行)的業務都超過監管者規定的警戒線。 銀行倒閉的另一方面原因在于監管不力。佛羅里達州的Ocala國民銀行就是一例,財政部下屬的貨幣監理署負責監管銀行的官員曾發現該銀行貸款標準過松,并且過于集中于建筑貸款。但監管者沒有采取強制措施糾正其行為,該銀行最終于今年1月份倒閉。FDIC主席希拉-貝爾最近自己也反思說:“我們應該做得更好。” 意識到在監管方面的缺位,美國政府及監管機構開始尋求加強和改善監管。首先,監管機構正在討論是否對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商業貸款設置硬指標,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的軟性規定。這會自動使銀行避免增加風險資產。第二,提高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這也是奧巴馬政府解決大型金融機構“大而不可倒”的主要手段。第三,對銀行涉及的逾期貸款和違約貸款類金融產品設置門檻。美聯儲一位儲備銀行行長Daniel
K.
Tarullo最近就提議要求銀行在涉及此類貸款時要提高資本。第四,FDIC最近要求現場檢查員對銀行的紅利、經紀存款以及貸款增長實施限制。該機構近幾年來一直在增聘有經驗的銀行檢查員。 不過,銀行業的管理人員和一些監管者擔心,在長期疏于監管之后突然強化監管,也可能產生監管過度的問題。如果監管過度,可能會造成銀行惜貸,并抑制銀行的創新能力。FDIC前任主席,現在為監管顧問的威廉·伊薩克說,現在銀行并不需要人家告訴它們世界是危險的,它們需要知道的是還有沒有明天。 中小銀行倒閉對美國經濟復蘇無疑有影響。其直接影響是這些銀行倒閉造成裁員,使美國本已嚴峻的失業問題雪上加霜。而間接的,也是更重要的影響是打擊中小企業的經營。美國中小企業創造的就業崗位占全國就業60%以上,是美國創造就業的支柱。而大量中小企業的主要貸款來源在于中小型銀行。奧巴馬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并推出舉措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貸款難問題。 盡管銀行業倒閉風潮還未結束,但最近也并非全是壞消息。FDIC11月24日公布的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就顯示,美國銀行業在第三季度盈利28億美元,而第二季度是虧損43億美元。另外,該報告還顯示,第三季度,銀行的凈息差上升到四年來最高水平。這對銀行恢復盈利是一個亮點。這一點來自對存款人剝削。目前美國的存款利息處于歷史最低水平。美聯儲11月24日公布的上次貨幣政策決策會議記錄顯示,金融市場的緊縮狀況有所改善,銀行信貸情況也有改進。 總之,大浪淘沙,只有那些能夠平安度過危機的銀行則可能會迎來新的發展良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