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05-15 肖瑩瑩 編譯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5月11日出版的美國《商業周刊》發表文章說,在美國經濟顯露穩定跡象時,投資者開始擔心,美聯儲能否將多余的流動性及時撤出,從而避免和通脹的再次較量。這種擔憂并非沒有道理。 自去年9月美國陷入金融和經濟困境后,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就變成了單行道。為使經濟走出通貨緊縮的深淵,同時確保經濟復蘇有足夠的貨幣能量支持,美聯儲給市場注入了大量流動性。在最近的講話中,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透露,“退出”策略已成為近期政策研究的重要內容。毫無疑問,它也是4月28日至29日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上的討論熱點。不過,即使是在常規的貨幣政策環境下,緊縮性政策的時機選擇也絕非易事。如今的決策者沒有可以借鑒的路線圖,因為許多非常規的貨幣政策已使得局勢變得異常復雜,也極大地增加了政策失誤的風險。 市場已顯現緊張氣氛。在4月23日的拍賣上,5年期通脹保值債券(TIPS)的需求量激增。而且在最近幾周,10年期普通國債和10年期通脹保值債券的收益率差距有所擴大,說明市場對通脹抬頭的擔憂在加劇。 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規模已經翻番,在4月22日達到2.2萬億美元。在正常的借貸情況下,乘數效應能使貨幣供應量達到現有84億美元的兩倍。然而,由于危機以來銀行的借貸活動減少了許多,這種乘數效應自然也被削弱。不過,通脹擔憂并沒有因此消失,因為決策者已做出再次購買各種債券的承諾,這將使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規模達到4萬億美元左右。 與此同時,有關經濟復蘇的討論也在繼續。盡管美國經濟仍在收縮,但最近的數據已清楚地告訴我們,美國經濟的衰退速度在放緩。美國一季度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季收縮6.1%,和去年第四季度的6.3%旗鼓相當。但是,一季度美國的個人消費支出實際增長2.2%,4月份的消費信心指數也在上漲。而且,與本次衰退息息相關的住房市場也已顯現復蘇跡象。 有樂觀人士指出,美聯儲有很多政策工具可以用來吸收多余的流動性,特別是在它獲國會批準能自行發債的情況下。很明顯,如果美聯儲被賦予上述權力,這種無風險的美聯儲票據將有效地把資金從銀行部門抽走。其他的辦法還包括,提高美聯儲支付給商業銀行的利率,以使后者能將多余的流動性存放在美聯儲。而且,隨著債務的到期和借貸活動的減少,美聯儲的很多短期流動性項目將自行消失。事實上,今年以來短期流動性項目已減少4000多億美元。 現在的問題是,美聯儲能有時間執行“退出”策略嗎?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能做到。他們認為,美國經濟衰退結束時,美國的國內生產水平將比充分就業時低7%,而且在充分就業之前,通脹都不會出現。他們還提出,即使美國經濟能以4.5%的年率增長,也需要3年時間才能達到充分就業的水平。盡管言辭鑿鑿,但在流動性過剩的情況下,投資者仍有理由保持謹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