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今年1月11日,芮效儉在北京參加紀念美中建交30周年招待會時的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明放
攝 |
|
芮效儉是當今美國外交界和學術界首屈一指的中國問題專家。他在美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美國外交學會任高級顧問,在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任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在霍普金斯學會任美中關系研究中心理事會主席。他還是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美國亞太理事會主席。 | |
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Stapleton
Roy)2月底在休斯敦出席亞洲協會年會期間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作為本次年會的特邀嘉賓,芮效儉就中美貿易關系的現狀和前景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共同應對危機
芮效儉在接受專訪時表示,今天美中兩國面臨的共同敵人是金融危機導致的世界性經濟衰退,它有可能推動美中關系朝著進行戰略合作的方向發展。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當然是壞事,但如果美中兩大經濟體采取積極合作的方針和政策,盡可能縮短這場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持續的時間,促使美中兩國經濟恢復增長,并幫助世界其它經濟體擺脫危機和衰退,那么,美中關系也將因此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他說,美中兩國如果把共同應對這場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衰退列為下階段美中戰略對話的首要問題,并協調美中應對危機和衰退的政策和措施,若干年后可以看出,美中兩國的合作對世界歷史進程產生了又一次積極的深遠影響。
戰略對話含義
芮效儉指出,應該正確理解美中戰略對話的含義。所謂戰略對話,一是對話的內容涉及全球性或全局性的根本戰略問題,對話雙方或多方都非常關心;二是對話的影響是長期的、深遠的,是全局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 芮效儉說,戰略對話的關鍵不一定在于提高對話級別,而在于參加對話的是不是了解并負責解決有關戰略問題的人,討論的是不是雙方都非常關切并希望解決的重大戰略問題。更為重要的是,雙方要了解和照顧對方的疑慮和擔心。只有減少和消除對方的疑慮和擔心,雙方才能逐步建立起戰略互信。 芮效儉強調戰略互信非常重要,沒有戰略互信,戰略對話不可能取得預期效果。例如,奧巴馬政府希望在亞洲地區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但它必須了解中國的關切。同樣,中國政府希望在亞洲發揮積極作用時,也必須了解美國的關切,否則也有可能事與愿違。
正視矛盾爭執
芮效儉說,眼下美中兩國首選的合作領域應當是共同對付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如果美中兩國在共同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方面取得積極成果,其它國家就會紛紛跟進。這樣的局面會促成美中兩國的經濟回到健康發展的道路,率領世界經濟盡快走出衰退。反之,如果美中兩國互不信任,各行其是,當前的金融危機和世界性衰退就可能持續下去,這對美國、中國和世界都是災難。 芮效儉表示,目前很難準確預測奧巴馬執政期間美中關系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從以往的經驗和當前的形勢來看,在金融、貿易和經濟領域有可能出現爭執、摩擦乃至互不信任。 芮效儉解釋說,美國國會有可能繼續通過針對中國的決議和法案,因為仍有議員認為中國在操縱人民幣匯率,人民幣應當繼續升值。這個問題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再度冒出來,美中兩國政府如果處理不好這個問題,有可能導致新的摩擦和爭執。芮效儉強調說,美國國會并不代表美國政府的觀點,國會議員或者不了解中國的情況,或者對中國有誤解,他們只有局部而沒有全局觀念,只考慮所在選區的選民的要求和利益。 芮效儉說,美國總統在競選時曾表示要針對中國對美巨額貿易順差,實行保護主義的政策,但從他最終提名美籍華人駱家輝為商務部長就可看出,他不會那樣做。駱家輝在華盛頓州當過8年州長,他主張自由貿易,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在美國政壇,你不僅要聽總統講什么,你更要看他用什么樣的人來執行他宣示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