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11-12 本報駐馬尼拉記者:劉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在馬尼拉的“亞洲商城”,工作人員正忙著布置一棵兩層樓高的圣誕樹,歡快的圣誕頌歌、熱情洋溢的笑容、盡情購物的消費者,讓人難以相信全球正面臨經濟寒冬。 當地華人開玩笑說,在菲律賓做什么事都遲到,只有過節來得比別國早。不少家庭從10月起就開始購置圣誕節裝飾品,這只是菲律賓人消費熱情的一個縮影。 在馬尼拉街頭,香煙可論支買賣;在商場,手機、電飯鍋可分期付款;在高檔購物中心,不少人排隊買名牌服飾和箱包。總之無論貧窮還是富有,菲律賓人對消費總是充滿激情。 菲律賓購物中心很密集。菲律賓人的消費熱情刺激著內需,也成就了當地各大零售商,其中SM集團掌門人、華裔商人施至成憑31億美元凈資產,被《福布斯》雜志評為今年菲律賓首富。“亞洲商城”是SM集團旗下30多家大型購物中心中的一家。 當地媒體甚至把購物中心MALL這個詞當動詞使用,稱去購物中心閑逛和購物已成為不少菲律賓人生活的一部分。 據尼爾森公司日前發布的一項市場調查,今年第三季度以來,多數國家消費者信心指數大幅下降,菲律賓人信心指數卻從此前的99增長到102,遠高于受調查國家和地區84的平均水平。 調查顯示,菲律賓人把“閑錢”主要用在度假、購置衣物、償還信用卡債務以及修建房屋等幾個方面。 尼爾森(菲律賓)公司執行董事本內迪克托·錫德說,盡管67%的受訪者認為菲律賓經濟正走向衰退,但人們的消費熱情并未受到太大影響。 菲律賓人天性開朗樂觀,快樂指數一直居亞洲各國之首,向來沒有存款或投資習慣。有人把這個特點歸因于當地自然資源和氣候條件——餓了很容易摘到水果,一年到頭睡在大街上也不會凍著,碰到雨天就當洗了個涼水澡。 錫德說,除了“喜歡花錢時的快感”之外,海外勞工每年向國內親屬寄回大量匯款是拉動菲律賓民眾消費的直接原因。 目前,在海外工作和生活的菲律賓人有800多萬,約占菲律賓人口的1/10。菲央行預計,今年海外匯款將達157億美元。分析人士說,每名海外勞工可養活一個四口之家。近兩個月來,美元對比索升值、石油和糧食價格回落,這讓菲國內收款人手頭的美元現金變得更“值錢”,也是推高菲律賓人消費信心指數的重要原因。 不過,如果全球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不少海外菲律賓勞工可能面臨失業危險,也許到時菲律賓人多少會感到經濟嚴冬的寒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