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國家統計局近日聯合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7%。今年一季度,這一數字為11.0%。 房價的漲落牽動著許多人關注的目光。如何看待當前房地產價格?房價統計數據背后透露出哪些信息?
價格走勢有待進一步判斷
回顧去年以來房地產價格的走勢,去年一至三季度,全國商品房價格普遍上漲。四季度開始,房價漲幅連續3個月下降。今年前3個月,房價同比仍在上漲。同時,可以看到,房價上漲的曲線正在呈現回調或減緩的趨勢。 從一些城市房地產市場交易情況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各地出現程度不同的交易量減少或售價走低現象。 深圳市國土資源和房地產管理局發布的數字,3月份,深圳新建商品房售價比2月份下降16.5%,回落到去年4月份的水平。深圳房地產市場延續去年年底以來的調整態勢,房價繼續調整和回落。 相比年初房地產市場冷冷清清的局面,3月份,一些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回暖的情況。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3月份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簽約比2月份大幅增加。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網上房地產”的統計數字顯示,3月份上海住宅新房成交套數大幅上升,比2月份增加一倍以上。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3月各周成交量雖然環比上升,但整月與去年同期相比,仍然呈下降趨勢。成交量的上升是季節性因素還是市場回暖,還要進一步觀察來確定。 與此同時,上海部分樓盤預訂合同高撤銷率遭到質疑,個別開發商被懷疑通過虛訂合同進行自我炒作,上海房地產交易情況就此令人感到撲朔迷離。
后市發展面臨不確定因素
市場價格與成交量的變化,反映出后市不明的情況下,購房者的謹慎和觀望的心態。 央行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北京、上海等七大城市購房意愿全面下跌。2008年新房貸政策正式實施,再加上從緊的貨幣政策和對后市政策出臺的預期,居民對購房采取謹慎態度,整個房地產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從緊的貨幣政策,土地信貸調控力度的加強,使房地產企業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房地產企業從資本市場再融資渠道也面臨收緊。4月14日,房地產板塊集體暴跌,以萬科為代表的30余只地產藍籌股跌停。4月15日、16日,房地產板塊延續了下跌行情。 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張元端分析,一部分企業面對資金壓力,調整營銷策略,包括打折促銷,以加速資金流轉。上市公司隨著資本市場的波動,在資本市場獲得資金的能力也有所減弱。 與此同時,近期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一些黃金地塊出現流拍。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易憲容認為,股市的下跌,讓一些房地產企業上市融資增加困難,不少一、二線城市土地的流拍或土地拍賣價格急速下降與這有關。同時,房地產企業不看好房地產市場價格仍然會繼續上漲,因此他們也就不敢高價拿地了。
市場在尋找新的平衡點
對于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房地產業司司長沈建忠日前談到,中國處于這樣一個發展的階段,供求緊張的狀態可能會持續比較長的一段時期,房價上漲的壓力也會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存在。因此,政府部門加強對房價的調控是一項重要任務。 目前,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采取了“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即發揮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市場調節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政策體系。也就是說,一方面加強調控,一方面抓好保障性住房。 同時,處于“夾心層”的人們開始受到關注,提出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住房的供應,幫助那些既不屬于保障性住房保障對象,又沒有能力進入市場的家庭解決住房問題。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從政策面來看,抑制投資需求仍將嚴格執行,二套房貸政策不會松動,加上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落實預期,都將加重觀望氛圍,短期內不確定性較大。處于宏觀經濟形勢發展和政策調控帶來的變化之中,房地產市場在調整中尋找新的平衡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