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1-29 本報駐華盛頓記者:胡芳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為確保糧食安全,美國采取了多方面措施,其核心是保障糧食生產者利益,從而保證糧食供應穩定。具體來說,其最具代表性的措施包括農業補貼、價格支持、耕地保護、推動農業保險和儲備糧食等。 根據美國2002年通過的農業法案,政府對生產者的直接補貼分為兩種,即直接補貼和反周期補貼。法案規定,小麥、玉米、高粱、大麥、燕麥、大米等生產者在與政府簽訂了2002年至2007年合同的情況下,每年可獲得固定的直接補貼。為此,法案規定了上述各種作物的固定補貼率。值得一提的是,與此前做法不同的是,大豆、花生及其他油料作物也被列入了補貼范圍。 反周期補貼則能夠在上述農產品市場價格走低的情況下為生產者收入提供保證。政府專門設定了某個時期不同產品的目標價格,如2004年至2007年小麥目標價格為每蒲式耳3.92美元(1蒲式耳小麥約合27.216公斤)。如果市場實際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政府將直接補償生產者實際價格與目標價格之間的差額。 美國聯邦政府的農產品信貸公司則可以為糧食生產者提供短期貸款,農戶以預計產量獲得貸款,并以每單位糧食重量獲得一定的貸款額度。在貸款到期前,如果糧食市場價格高于貸款額,農民可將糧食出售,然后償還貸款及利息。如果糧食市場價格低于貸款額,農民在貸款到期時可不必歸還貸款,而是將糧食交給農產品信貸公司。這項措施保證了農民“得到”的價格不會低于貸款額,從而保證了農民收入。 在美國,農業保險包括作物產量保險和收入保險,采取農民自愿投保形式。為推動農業保險行業發展,政府還鼓勵商業保險機構積極參與農業保險。 在糧食儲備方面,儲備糧有兩個來源,一是市場糧價走低時貸款生產的農民交給信貸公司的糧食;二是政府根據需要從市場上購買的糧食。美國聯邦政府的農產品信貸公司是美國糧食儲備的執行機構。不過,農產品信貸公司并沒有自己的糧食倉庫設施。糧食儲備任務主要是由該公司委托技術設施和衛生條件都符合要求的商業性糧食儲備企業來執行,但糧權屬于政府。存儲費用以及在儲備過程中發生的一切費用由政府支付,接受委托儲糧任務的倉儲企業必須按照政府指令行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