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11日再度決定降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即商業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由4.50%降至4.25%。這是今年9月份以來美聯儲第三次降息。 通過解讀其例會后發布的聲明,可以發現美聯儲目前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和有關未來貨幣政策動向的暗示已和前一次(10月31日)有所不同。
 |
11日,美聯儲宣布降息后,交易員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忙碌。當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即商業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再降0.25個百分點至4.25%,以應對信貸危機及可能產生的經濟衰退后果。這是自9月份以來美聯儲第三次降息。新華社/路透 | 經濟增速“正在放緩”
美聯儲在11日的聲明中,將美國總體經濟形勢概括為“正在放緩”(slowing),與上次聲明使用的“穩健”(solid)一詞反差鮮明。 金融市場仍是美聯儲關注的焦點,但在對其形勢的評估上,兩次聲明存在明顯差異。此次聲明指出,“最近幾周金融市場的緊張狀況有所加劇”,而前一次的表述則是“金融市場的困境有所緩解”。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在此次聲明中,首次提到“企業和個人消費開支顯現些許疲軟”。由于個人消費開支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3,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認為該領域出現疲軟進一步說明美聯儲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并不樂觀。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也印證了美聯儲的這一看法。美國商務部1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美國個人消費開支僅增長0.2%,創4個月來最小增幅。 美聯儲對房地產市場形勢的看法與前一次相同,仍為“房地產市場調整加劇”。
繼續“謹慎”監測通脹
與上次聲明相似,美聯儲在此次聲明中表示繼續對通脹風險保持警惕。聲明說:“(去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通貨膨脹數據今年以來略有改善,但由于能源和日用品價格上漲等原因,通脹壓力可能增大。”因此,美聯儲將繼續對通脹發展狀況進行“謹慎”監測。 近期經濟數據也顯示美國通脹風險依然存在。美國商務部11月29日公布的修訂報告說,扣除波動性較大的能源和食品之后,美國核心通貨膨脹率今年第三季度上升1.8%,升幅大于前一個季度的1.4%,但仍低于美聯儲認為可以接受的2%的通脹上限。
未來可能繼續降息
美聯儲在上次聲明中稱,“通脹上行風險和經濟下行風險相當”,顯示其貨幣政策矛盾心態加重,并被市場解讀為降息步伐可能停止。而11日的聲明則取消了上述說法,取而代之的是“金融市場環境的惡化增加了經濟增長和通脹前景的不確定性”。因此,美聯儲將“繼續對金融市場等方面因素對經濟增長前景的影響進行評估,并在必要時采取行動確保價格穩定和經濟可持續增長”。這一表態暗示美聯儲未來可能進一步降息。 另外,在10月末的貨幣政策例會上,美聯儲10名成員在是否應當降息問題上存在分歧,堪薩斯城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托馬斯·赫尼希因主張維持利率不變而投了反對票。但在11日的例會上,美聯儲成員在是否降息問題上空前一致。盡管最終結果仍是9票贊成1票反對,但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埃里克·羅森格倫之所以投反對票,是因為他主張應加大減息力度,降息50個基點。
[財經觀察] 美聯儲降息給各國央行出難題
美聯儲11日再度降息25個基點,但降息幅度夠不夠,該不該繼續降息,以及其他國家(地區)中央銀行是否應隨同降息,這些問題在市場當中引起巨大爭論。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全球普遍出現通脹上升趨勢,美聯儲持續降息可能令其他央行在貨幣決策上面臨兩難:如果跟隨降息,通脹壓力可能進一步加大,流動性問題更難解決;如果為應對通脹加息,將可能因為和美國利息差的擴大而面臨本幣升值、出口受制等其他難題。這壓縮了各央行利率調整的空間,增加了操作難度。 為避免經濟減速,本月6日英國央行將基準利率由5.75%降至5.50%。但11月份的最新數據顯示,英國1至11月份的食品價格同比上漲6.6%,創下了自1993年以來最快增速。這顯示英國通脹壓力持續增大,英國央行未來貨幣政策選擇將“左右為難”。 美聯儲降息引發的美元持續貶值,還使多國考慮進行匯率政策調整。巴林外交大臣日前就表示,海灣國家正在考慮重估本國貨幣,并將在“最近幾天”召開有關匯率問題的會議。(金旼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