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1-23 本報駐紐約記者:陳剛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位于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研究三角園是與硅谷、波士頓128號公路齊名的美國著名高科技園之一。自1959年創立以來,研究三角園已逐步發展成以微電子和生物工程為主導的高科技園區。不過,近年來多家國際著名金融機構的進駐卻成了該高科技園區的新熱點。
業內人士稱,金融機構走進高科技園區發生在“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后。2001年的“9·11”事件使不少國際性金融機構受到重創。為了分散風險、提高對風險的應對能力,許多設在紐約的金融機構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與紐約沒有時差的研究三角園。
全球最大基金管理公司富達投資便是其中的先行者。富達投資在全球擁有800多萬客戶,旗下管理的資金近2萬億。如此巨大的規模,使公司對風險控制有著不同尋常的要求。富達投資首席信息官唐納德·黑爾近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在‘9·11’事件發生后,公司考慮在美國5個不同區域內建立分支機構。一方面是出于業務拓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為提高應變能力,當一個地方發生問題時,我們可以在幾秒鐘內完成整個操作系統的切換。”“9·11”事件發生后,瑞士信貸為在美國設立新分支機構進行了幾年的分析篩選,最終選擇了研究三角園。瑞士信貸公司信息部負責人麥克爾·博斯丁告訴記者:“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通訊和技術保障條件比較好,是我們選擇這里的原因。”
金融企業進駐高科技園區的另一個原因是,園區內擁有大量國際型企業,且具備獨特的人才優勢。北卡羅來納州高等教育相當發達,僅研究三角園一帶便有8所高等院校,每年有1.5萬名畢業生等待就業。
富達投資公司的唐納德也表示,充沛的人才資源和教育機會是我們看中這里的重要原因。他說:“富達投資擁有1.2萬名技術人員,每年在信息技術方面花費的金額都很高。我們需要高科技人才的加入。”瑞士信貸的麥克爾·博斯丁還指出:“金融業需要越來越多的復合型人才。相比較來講,讓熟悉金融的人學習高科技,不如讓高科技人才掌握金融知識來得更容易些。”
富達投資和瑞士信貸等金融企業的進駐,不僅為自身發展提供了機會,也給研究三角園帶來了實惠。富達投資目前在當地的雇員達到1500人,預計到2009年,公司還將給當地帶來2000個新就業機會。就業機會的增加和土地使用權的出讓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發展。
同時,園區一帶的高科技企業也是受益者。該園區內的IBM、思科、微軟等很多高科技企業的金融服務都因金融機構的進駐而得到了改善。研究三角園基金會負責人瑞克·威德告訴記者,富達投資等金融企業的進駐給開發區帶來新的活力,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
|
|
|
|
|
|